新一轮油价上涨,引来了社会舆论纷纷议论。“市场化指导,政府定夺”的定价机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油品定价机制改革,实现价格市场化。而当务之急是,尽快使石油定价的决策过程透明化
尽管并不如何出其不意,但这轮油价上涨还是引来纷纷议论。
3月23日起,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出的调价通知,汽油出厂价和市场零售价全面上调。此次各地汽油零售价格涨幅为6%至7%,炼油厂出厂价涨300元吨。这是继去年8月之后,国内油价的第一次调价。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挫。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下跌2.22美元,降至每桶53.81美元。当天,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1.55美元,以每桶53.04美元报收。
这种“国内涨、国外跌”的局面,让很多人颇为不满。他们提出,价格主管部门究竟按什么标准来确定汽油是否应该涨价,以及涨价的具体幅度?
应当说,纵览国际原油市场风云,国内油价存在上涨压力是不争的事实。从去年开始,国际油价一路上扬,曾一度达到30%的涨幅。今年1月份至今,国际油价再次上涨约25%。而公众之所以不满,关键在于许多决策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定价采用的是“市场化指导,政府定夺”的机制。纽约、新加坡、鹿特丹3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调价的重要依据,再加上政府“半只手”的调控,最终作出调价决定。该机制一般有一个月的滞后效应,有时甚至不作同步调价。
事实上,每次发改委宣布调整油价,直接原因大都是一样的,但每一次调整都会引来一阵诟病之声。石油是战略性商品,但也是竞争性商品。让一个在更多方面具有竞争性商品属性的石油,其价格几乎完全由行政力量来决定,弊端之突出显而易见。
现在,国内石油市场基本被两大企业垄断。这种局面一方面让国内的消费者失去“讨价还价”机会,造成消费者福利的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中石化与中石油在面对国际市场时“议价”能力也十分低下。这是因为,在国内被行政力量所呵护的石油巨头,在面对国际交易对手时只能被动接受既定价格。
其实,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样的现状不利于两大集团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意识,一旦至2006年底世贸组织放开油品批发权,入华的“洋油商”将对国内油企造成冲击。同时,定价不放开对整个石油流通市场也形成危害,定价的滞后让一些油品经销商有机可乘,囤油不售造成市场供应短缺。而若成品油定价放开,各商家只能靠各自本事获得利润和客户,市场竞争会更为健康。
不可否认,石油是种特殊商品。站在作为决策者的国家发改委角度思考,或许它也处在两难境地。因为一方面要根据市场来调整油价,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也许,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油品定价机制改革,实现价格市场化,真实反映国内油品需求状况。如果觉得这还需要时间的话,那么当前可以做的是,尽快使石油定价的决策过程透明化。(编辑:李旭波)
作者:华东新闻高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