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跨国三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8:54 中国质量报

  联想已向“全球”走出了惊世一步,它会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经典模式吗?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伴随中国入世的实现,中国并购也进入WTO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被追逐的对象,如今也能频频出击。

  本土企业正在加快融入国际化竞争的步伐,然而这样做能否实现本土企业的初衷———与国际知名企业优势互补,以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是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与国外公司合作后,企业就成为一个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组成的“小联合国”。在这样一个多元团队中,整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问题上,更容易出现意见和看法的不一致,这就需要本土企业改进原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渠道、品牌,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世界白家电销售收入排名第四的海尔,在所有“走出去”的企业中应该是走得比较成功的。其总裁张瑞敏在总结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经验时,提出“跨国三问”,即我们最大的对手是谁?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经营对象是谁?

  诚然,明确目标和对手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与其说挡在目标前的都是对手,不如说企业自己是真正要战胜的、最大的对手。中国企业要赶超外国众多的优秀企业,惟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张瑞敏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客户、用户资源的超常能力。这是信息化时代所决定的。先销售再生产,而非先生产再销售,即为客户找产品,而不是为产品找客户,要获取这种能力惟有战胜自我。他还提出经营对象当然是商品,但本质是人,“顾客就是上帝”绝非一句口号,企业要生存必须创造顾客。企业只有搞懂自己想要的、自己缺乏的,才能对症下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品贵质尊的产品。

  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在体制性较强的中国。首先,政府应颁布有关标准化生产的行业规定,把标准化生产提到战略的高度,继续强调安全等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推荐性标准。其次,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如倡导优质优价、对优质产品进行政府采购等,这就要求干部首先要懂质量,同时要加快普及有关质量的基本知识。但是,倡导政府扶持企业,并不是说要政府事必躬亲,事事过问。市场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政府要做的是宏观层面的引导、协调工作。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源用“机场”比喻政府的作用,他认为,以前政府起到的是机场塔台的作用,所有的管理都由政府来调控,但是这个时代正在逐步过去,现在新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机场建造者的作用,把机场建造好,让别人的飞机落进来,中国的飞机落进来,民营的飞机也落进来,大家在这个机场里起飞,让企业开足马力,让所有的企业发展。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要逐步转化为合作伙伴的关系。

  只有企业、政府都对质量管理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才能打破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打造出品贵质尊的国际化品牌。

  作者:实习生 于婕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