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导演、总撰稿):3·15晚会强调一种责任感
每年3·15晚会都会追求创新,今年我们是在“坚守、继承、发扬”6个字的基础上追求创新。3·15晚会是一台曝光性质的晚会,打假、曝光是第一主线,选择的案例都比较重大,而且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曝光侵害社会中困难群体的重大案件是3·15晚会一直都坚守的宗旨。所谓继承,就是保留以往晚会的经典部分,比如权威发布,热线电话等。早期的3·
15晚会是以文艺形式为主,其中承载了一些打假和维权信息,近几年的3·15晚会则越来越严谨,重大内容越来越多,文艺节目相对较少,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发扬的。
记得2001年3·15晚会,走的是谈话路线;2002年则用新闻的形式来承载晚会的主题,关联性很强;2003年和2004年的晚会没有太大变化。今年我们想把晚会建立在另一种氛围中,主持人不再和往年一样站着,而是和大家一起坐下来,除了政府官员发布信息的时候站着,整个晚会现场其他人全部都是坐着的。另外,今年的观众席将会融在一起,正中间可能会有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主持人坐在中间,大家坐下来谈我们关注的话题。换句话说,就是想拉近3·15晚会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把观众的情绪和晚会的气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是关爱、和谐,这个主题不能刻意强调文艺节目,因为案例本身就非常触目惊心,非常具有张力,观众在看晚会的过程中情绪会波动很大,所以不需要太多文艺形式。其实,当重大案例曝光后,观众的第一反应是解决了没有?如何解决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态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加入文艺节目,显然不能与观众及晚会的要求相协调,文艺节目只是在必要的地方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它大概占到了晚会内容的10%-20%。
今年3·15晚会开头和结尾的设计可能会比较有特色,我们强调了新闻的感觉,因为3·15晚会的发展逐渐开始转变成新闻专题的形式。3·15晚会本身也是一个作品,我们也想把它制作成一种清新的风格,所以今年3·15晚会可能是一个新闻性的开头。为了强调一种责任感,晚会可能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晚会的结尾还是会沿用以往3·15晚会常用的那首歌曲《祈祷》。使用这首歌的原因首先是它已被全国的观众所熟知,另一个原因是歌词非常亲切。这首歌表达了一种快乐、健康的现场气氛,这种气氛将和晚会的主题交相辉映。今年的晚会是围绕“关爱互助,共建和谐”去做文章的,主题决定了晚会的风格。王朝阳(导演):用“小家”来反映“大家”
今年3·15晚会安排了几大主体板块,如农民、老人、孩子和女人,每个板块都有扣人心弦的报道。从晚会的主题“关爱互助,共建和谐”为出发点,设想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用一个“小家”的概念来反映一个“大家”,反映整个社会,也可以说是整个消费社会的折射。
乍一看农民、老人、孩子和女人这四个部分没有什么逻辑性,老人和孩子都是按照年龄区分,而女人是按照性别区分,农民则是按照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区分的,但板块的划分却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意识地设想过。
今年3·15晚会关注的重点是新消费领域中的消费黑幕,关注正在发生的骗局,尤其关注坑农,伤害老人和儿童的黑心消费欺诈行为。晚会所涉及到的消费者,都是目前社会上特别需要受关注的消费群体,比如女性在消费内容和层面上,总体来说要比男人涵盖的东西多、广,晚会中有关女人的案例可能是美容方面的。将老人单独作为一个板块,来自于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针对社会上的一些消费欺诈行为和收到的一些群众投诉线索来看,老年人被欺诈的事件非常突出,其中很多投诉都涉及到保健品和药品,所以选择老人也是今年3·15投诉热线的一个集中反映。在孩子身上的重大事件至今为止反映的就是抗生素问题,孩子们没有购买能力,也没有鉴别能力,更没有抵抗能力,孩子是最无辜的,今年晚会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这一板块。还有一个板块是农民,这个板块的设想来自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被骗的农民很多,因此今年体现在农民阶层的案例有可能是虚假“订单农业”问题。
今年3·15晚会案例不会很多,但会把典型的案例拿出来深入说透。原因是今年3·15晚会筹办时间比较短,比往年整整少了一个月,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拍摄案例,那么就拿出更充足的时间去设计晚会。
3·15晚会是全国消费者都非常期待的一台晚会,走群众路线是晚会的一贯风格,今年也不例外。3·15晚会以全体消费者的名义推出了“3·15贡献奖”,用以记载维权进程中的亮点和褒扬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做出突出贡献、推动维权制度完善的个人,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刘正举(策划):媒体在关注政府在行动
今年3·15晚会,有煽情,有重磅出击,也有对消费陷阱的揭秘。节目板块的设定是根据人们的收视习惯确定的,一般我们按照往常习惯,一个板块七八分钟,再加上一些展开的内容,加起来大约十来分钟,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清楚。重点推的,我们会考虑是放在前边先声夺人,还是放在后边去煽情,去掀高潮,或者放在中间做成深度性、思考性的东西,这些都需要根据内容来定。
比如说,农民这一板块,起初我们觉得应该放在前边,可是又觉得放在前边太过沉重,后来又考虑放在后面,但又觉得太晚了,最后我们考虑将这部分放在了中间靠前一点,这样开始的时候有一些案例非常吸引人,很有意思,而且不至于一开始就把话题弄得很沉重,那么到了节目中间就可以很安静、严肃地把农民的问题拉到节目中来。
孩子这一板块,基本确定下来放在最后。这个板块也是很打动人的,我们还专门为这部分写了一首歌,由谭晶演唱,集中表达“关爱互助,共建和谐”的主题。
还有,3·15晚会毕竟是一台专题晚会形式的电视节目,既然是节目,就一定要吸引别人去看,要能够打动人。也就是说,既要有政策性引导和相关的深度报道,也要有美好的表达,呼唤人们追求美好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此前,我们也一直在想,哪个环节可以作为晚会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清晰。打个比方,原来预计作三块内容,但这三块内容哪块更有意思,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证明的。比如我们原计划A是亮点,可是记者拍回的东西和所接到的投诉与我们最初的判断不够吻合。举个例子说,原来我们觉得最有把握的老人板块,但是在拍摄中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很复杂,要真正拍好,拍得有意思难度很大。相反,我们原来担心农民这块不好把握,因为牵扯到坑农、害农的问题,觉得这个话题比较沉重,比较严肃。但是在拍摄时却发现,这个问题越抓越清楚,越来越深入,而且相关的部委和我们不谋而合,他们也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于是农民的问题成了晚会中的重中之重。
至于节目策划的初衷与期待,我们希望能对于那些丑恶的社会现象,特别是消费环境中欺诈消费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现象,予以相当程度的揭露,并且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对其进行准确、沉重的打击。我们还希望观众看完节目以后千万别有很压抑的感觉,应该觉得媒体在关注,政府在行动,问题在逐步解决,而且消费环境也会越来越好。我还希望大家看了3·15晚会以后,心态能有一个非常好的调整,不要寄希望于一台节目和一件事的曝光,整个社会环境就能够迅速改变。相反我寄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以实现“关爱互助、共建和谐”的目标。王月伟(外联):他们和我们共同行动
因为每年的3·15晚会的主题不同、案例不同,因此所联系的部委是不同的,比如说去年和前年就有教育部在其中,再之前有卫生部。今年农业部也加入了,因为今年的内容有很大一块是关注农民的。有些部委也许在晚会发布现场没有什么动作,但在日常工作中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晚会上的权威发布,其实只有很短的一部分,而且到最后上去的很可能就有三四个部委,比如工商、质检等。但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的部委参加,因为这中间牵扯到不同案例的选择和各部委的密切配合,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也做不成。
比如公安部,我们涉及到的案例,所有的执法部分都是由他们来做的,他们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有时候大家在晚会上看不到公安部的参与,其实不然,紧接着他们的调查取证就已经开始了。比如某一个案例,晚会现场虽然只有一句“目前公安系统已经着手调查”,但对于他们来讲,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今年有的案例要涉及到全国好几个省,这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就是说,舆论和监督我们做了,但是怎么使舆论监督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实际上这些部委的参与在给我们支持,因为他们是电视组委会宣传活动的成员单位,同时也是主办单位。
我们的外联工作包括晚会现场和新闻宣传,现场会有几十部电话进行接听。实际上之前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的部门不下十几个,而这些部门是需要互相协调的,包括中国电讯和中国网通,晚会当中这两家的网络要综合起来,达到一个点,要把所有的线跳到我们的演播室现场。所有部门包括我们的通讯处、电信部门、软件部门,包括国家工商总局的信息指挥中心,也会把网络的服务器安在现场。这样就能将所需统计数字及时调出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看到。同时晚会现场还有五条工作线,这五条工作线也是我们特意申请下来的。整个晚会全程会有几十条线同时工作,可以迅速联系到全国各地的50多万工商执法人员,因为晚会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案件办结率,中间的时候还要告知观众现在已经有多少案子转到地方工商部门,有多少已经查处等等。这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外联也负责跟他们一起把这些事都做好。(编辑:李旭波)
作者:中国消费者报宋 辉 孟菁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