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山东聊城一带出现了很多假液态奶,特别是在聊城下属的几个县城里,假液态奶更是随处可见。按照这位读者的话说就是“农村本来就不像城市里人人都喝奶。一般买了都是给病人或者是给孩子喝,这生产假奶的就钻这个空子。”事情是否真是像这位读者反映的那样吗?带着疑问,记者乘上了直奔聊城的火车。
在聊城境内的高唐县批发市场,据说这是聊城地区一个比较大的批发市场。记者发现
有不少专做牛奶、酸奶批发生意的铺面。记者找来一位当地人假装成商贩向这些老板询问牛奶批发的价格,当问及是否有便宜一点的牛奶时,几位老板都不约而同地反问了一句“你是哪里的?”显然他们已经起了疑心。接下来,无论我们怎么“诱导”,老板们都以“没有”作答。
出师不利,转而选择街边的小门市部探听情况。终于,在开发区的两家小门市部里,记者发现了假奶的踪迹。其实,这些假奶单从包装上就已经露馅了———包装都很粗糙,而且基本都是仿冒知名产品的包装。有一种液态奶就叫“蒙”牌,其字体和大小都和“蒙牛”的商标十分相像;一种液态奶的包装盒赫然印着“蒙牛”广告中的女航天员的头像,而在其左上角却又印着“伊利”包装上常见的“天然牧场”标志;另一箱老板声称自己可保质45天的液态奶却在包装上印着“根据GB5408.1(巴氏奶的国家标准,保质期为10天左右)制成……”其实,最为简单的分辨办法就是价格。据知情人士透露,一箱20盒装的纯牛奶,即使不算经销商的利润,其成本至少也得17元左右。然而,这些“牛奶”的售价却都在12元左右。一家门市部的老板说:“买这个送人最值,反正看起来都像那么回事。”
同行的当地人帮助记者拨通了“天露乳业”生产的“守青”牌纯牛奶包装盒上写着的电话。接电话的妇女一听我们是来买他们产品的,非常热情地把地址告诉了我们。于是,记者又来到了另一个县城———临清。左拐右拐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临清印染厂———“天露乳业”的所在地。记者询问了几位正在闲聊的印染厂的职工,他们都知道这里有个牛奶厂,而且“天天都在干”。
按照他们指点的方向,记者来到了一排破旧的平房前。只见地上堆着一堆破损的牛奶纸箱,旁边还散落着许多像是装原料用的黑色塑料桶。平房的窗户上全是灰土,里面还都挂着窗帘,隐隐传出了机器工作的声音。
绕了一圈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厂的大门,没有厂牌,没有标志,门前的春联让人觉得这似乎是一户人家。推门入内,发现原来这个“厂房”被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是车间。进门的地上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个个大编织袋,上面写着“全脂奶粉”、“蛋白糖”、“羧甲基纤维素纳”等,而在其产品配料表上写着的“纯净水”、“鲜牛奶”、“乳酸钙”却不见踪影。在里头的车间里,两位女工坐在矮凳上将身边灌装机包装好的成品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由于地面上都是积水,她们不得不穿着雨鞋。在这个车间的另一边,记者看到用塑料盆装着的一盆盆袋装牛奶被码放在一起,足足有几百盆之多。
工人们看见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赶紧叫来了主管韩姐。以下就是我们和韩姐的对话:
“我们想买点你们的牛奶,最低的价格是多少?”
“要得多的话,7块多(一箱)给你们。我们其实没多少利润,不像你们,一出手就能卖个十几块。”
“你这种牛奶可以送货吗?”
“要得多的话,可以送。我们有三台大车,一车送个一千来箱没问题。反正我在附近各个乡都有销售点,到时候说好,一路给你们都送过去。”
“你们还能做酸奶吗?”
“可以啊。其实,酸奶和牛奶差不多,就是加点酸味剂就行了。”
“这个牛奶好不好卖?我们刚做生意,就怕卖不出去。”
“你放心,我们这种奶虽然不能和伊利比,但是也不是小作坊。我们整套生产线也是花了一百万元投资的。我们做这个奶,就要让人能喝得过去。喝了一次,下次还能喝。味道还是可以的。”
“到了春节,大家都来要货,你们到时候能保证供货吗?”
“你放心,要多少我们就能生产多少。今年春节,每天都是两大车拉出去。我们就靠着春节赚钱呢!”
“这种牛奶能保存3个月?”
“这种你们少进点,快点卖就是了,反正要放也能放吧。”
韩姐还告诉我们,现在算生产的淡季,旺季的时候他们4台机器全部开动,加班加点地干。出门前,印染厂的门卫还告诉记者,“这家牛奶厂已经开了5年,生意挺好的,经常拿大车送货。”据了解,这家“天露乳业”是临清几家类似工厂中规模较大的一家。
据知情人透露,这些牛奶的成本每箱在三四元左右,而且主要成本就是包装。
如此“乳业”,如此“纯奶”,真叫人瞠目结舌。都说“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可要是我们广大农村地区的人都喝这种“纯奶”,强壮从何而来?
作者:本报记者 彭燮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