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让失去的再回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09:16 中国质量报

  近日,四川赵先生在上海媒体上发出感叹:10多年前他第一次来沪出差,通过关系买了“美菱”冰箱和“红心”牌电熨斗邮寄回家。而这一次他在上海的几座商场逛了一圈后发现,这些名牌已难见踪影。他坦率地认为,上海的一些名牌对外省人已失去吸引力。

  赵先生的话,说出了国内众多消费者的感觉。比赵先生发出这一感慨再早30年,那时我住在济南,还是个孩子。我和院里的小朋友都知道,中国有一南一北两个“中心”———
北边是北京,可以见到“红太阳”;南边是上海,那儿卖许多好东西。所以,谁家大人若去上海出差,各家都会跑到他那儿登记所需商品。从服装鞋帽到缝纫机针和玩具,捎什么的都有。在我的心目中,上海货就意味高质量。遗憾的是,如今的孩子对这种幸福感已非常疏远。

  市场经济犹如大浪淘沙,一遍遍冲刷过后,给“上海滩”留下了不小的尴尬,这里,我们可以列举出一长串名单,它们就像濒危动物一样,一个个从上海市场上消失了。在1995年首批荣获“上海名牌”的152个产品中,如今只剩下100个,52个名牌已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中,“上菱”牌冰箱、“水仙”牌洗衣机、“宝石花”、“钻石”牌手表、“亚洲”牌和“宝屐”牌皮鞋、“蜜蜂”牌和“飞人”牌缝纫机等老产品,都被从上海名牌的宝座上请了下来。它们当中有的生产单位已经倒闭,有的则沦落为地摊货。和那些珍贵的灭绝动物不同,人家还会以标本的形式继续存在,只可怜那些曾经辉煌的产品,有的连张老照片也没留下来。

  有关方面承认,老名牌的消失,产业结构调整是首要原因。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上海曾先后引进上百条进口彩电、冰箱生产线,但技术和性能差别不大,随着家电市场的激烈竞争,没几个回合,这些红极一时的品牌很快消失了。其实,上海染上的“名牌缺失症”,也是诸多大城市的通病,北京不就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吗?一些企业不能及时跟进,不注意产品创新,也是造成名牌沦丧的原因。它们无视市场“喜新厌旧”的特点,也不听“红颜易老”的忠告,宁愿保持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面孔。要知道,和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个“小心眼儿”。你如果漠视它的需求,不去迎合它那“刁钻古怪”的性情,它就一定会在适当的场合让你出丑。

  不过,上海还有着自己骄傲的地方。这么多年,上海地区形成了宝钢、上海三菱、上海贝尔、上广电等一批中国名牌和强势企业,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名牌建设上,这属于典型的“抓大放小”———然而这个“小”可不“小”,丧失的是一大块市场和众多消费者。你不是“放”吗?自然有人愿意“收”,周边的江浙地区看准机会,乘势而上,赚了个盆满钵满。眼瞧人家的名牌之树上硕果累累,其他企业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令人欣慰,上海正在酝酿首部《上海市名牌战略行动纲要》,今后沪上名牌产品推荐将包括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上海企业,重点将更多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产品倾斜,促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一句话:凡是“高”的,上海照单全收。

  没有人怀疑上海的实力和气魄,这个东方明珠,正在释放出巨大能量。显然,上海名牌渴望崛起的决心,已经引起众多对手的关注。看起来,长江三角洲新一轮名牌战役在所难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来说,这是一台好戏。

  作者:林鸣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