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环保与良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 11:53 中国质量报

  大量违反环境保护法擅自开工建设的工程以及更多的合法项目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压迫着日益脆弱的环境。不管我们如何理解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开篇发出的这一记重拳,环保都必须结束长期在经济运行中缺位的状态。这是工业文明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从制度上保护环境质量和我们生存质量应有的题中之义,更是我们真正履行科学发展观应有的题中之义。———编者

  刚刚步入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包括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在内的13个省市30个违法开工项目被宣布停建,一时间,舆论哗然。

  此前,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法》不是一个橡皮图章。”将二者联系起来看,不难看出,以此次“叫停”为标志,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以行政的力量强行干预违规现象会以更加强有力的姿态出现。

  《中国环境报》是国家环保总局主管的报纸。与其他媒体不同,该报在报道此事的新闻中,一个突出的词汇是“三同时”。所谓“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然而,让人尴尬的是,二十余年来,环保部门常常不得不面对每一次“破坏”重复地念“三同时”。这情形颇像人死了以后,请些僧人念一念经文超度亡灵。可惜,这里超度的往往是无可逆转的环境。为什么会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仅仅用违规者“无视”是说不通的。有关维护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法规没有真正放在督导、监管、处罚的位置上才是问题的根本。我们常说“要把违法者罚得倾家荡产”,但这只是一种愿望。环保法规的先天孱弱往往使我们面对违法者只有咬牙的权利。

  此次,环保部门拍案而起,被叫停的30个项目总投资达1179.4亿元,处罚力度之大为建国以来罕见。细检一下,在这一千多亿元的后面,还隐藏着这样一组数字:2004年国家批准了6110万千瓦的电力项目,预计两年内能够满足电力需求,然而2004年全国开工电站规模达到1.5亿千瓦,超过批准额度一倍半;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火电厂燃煤排放的温室气体一旦超出人均4吨,我国国际履约的费用每年就要达到500亿元;据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之后,我国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如果届时中国仍保持9%的经济增长率,这就意味着当年全部经济增长被抵消后还倒退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损失尚未包括在内。如果发电能力大量过剩闲置,银行不良贷款激增,中国的金融系统一旦发生动荡,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恐怕就不是以千亿计算的问题了。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此次“叫停”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检一下,也许环保部门手里的法规是诸多行政部门里最多的,除了环境保护法以外,还有水法、环境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等。但是在与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展部门之间的博弈,环保总局却没有可恃的优势。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环保局归当地政府管理,环保官员由当地任命,上级环保部门只能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加之没有执法权,而罚款最高限度不超过20万元。于是造成了环保部门虽集数法于一身,却往往只能徒呼奈何的尴尬局面。

  环境既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先决,环境保护就必然是全人类的第一命题,而维系人类社会保护环境的法规当然也必须是刚性的。这刚性应该诞生于我们可以倚重的须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和机制,诞生于法治的、有效的环保监管新框架。

  应该感谢环保总局的这次勇敢的挑战。在高擎着可持续发展的大旗下,他们挑战的是一意孤行在单纯经济发展路上的“诸侯经济”。这些“诸侯”既有一些经济部门,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有些人担心此次行动会不了了之。但是,旗帜既已扬起,号角既已吹响,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决心与勇气。我们的决心与勇气来自我们的良心。这良心是国家的良心、社会的良心,是五千年文明凝聚、亿万子孙托付于我们的良心。

  作者:要培中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