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小作坊为何不愁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 11:22 中国质量报

  连日来,笔者随烟台市质监局突击检查了市区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检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在幸福合成革第二小区附近的佰诚油坊,蔬菜、杂物挤满不足10平方米的“车间”,简陋的加工设备上污迹斑斑;幸福十二村的新小康馒头店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都没有,店主在垃圾遍布的小屋里干得热火朝天;在市区一家肉食厂,两名工人把鸡杂和一截截切断的肉肠送进搅拌机,“回炉”造红肠……

  更让人吃惊的是围观市民的态度。检查中,一些市民不以为然,称自己经常在这购买食品,没觉着有什么问题。

  笔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消费观念滞后是有些市民“青睐”小作坊产品的主要原因。在查处的幸福佰诚油坊门前,几位围观市民告诉笔者,油坊的生产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但只要原料说得过去,应该不会有什么质量问题。他们能看到全部生产过程,不必担心加入有害添加剂,所以经常购买该油坊的花生油。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只经过粉碎、烘炒、压榨等几道简单工序加工出来的油,只能算是“原油”,各项理化指标均达不到国家标准,黄曲霉素、酸价、杂质等超标,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我们今年调低了花生油价格,但很多市民还是‘不认’品牌花生油,宁愿到小作坊购买。”烟台市某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对此颇感无奈。笔者了解到,该企业生产的品牌花生油每公斤售价12元,小油坊每公斤售价一般在11.5元左右,价格的确相差不大。但笔者深入调查发现,消费者“不认”正规企业产品,与这些企业缺乏宣传推广也有关系。正规食品生产企业多把目标市场锁定城市中心区,对城郊和乡村市场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和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品与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错位,导致产品在城郊或农村销售渠道不畅。这些都给小作坊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作者:莫 言 王晓燕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