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国内财经 > 正文
 

高层否定四合二 资产公司找寻生存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 11:4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11月30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公布,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了原建设银行剥离的约1300亿元人民币可疑类不良贷款,这是首次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间转手买卖资产,而信达俨然成为处置不良贷款的一级批发商。

  在资产管理公司被明确再无“十年大限”之虞,并且全部得以保留后的过去这半年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特别忙,有的忙着接收资产,有的忙着出售资产,有的忙着托管券商,有的忙着做大投行。

  “‘四合二’、‘四合一’方案被国务院否定。”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原本身份地位相等、同为副部级机构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各奔东西,出现“分流”。

  批发商

  某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原本以为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将继续由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价格“对口收购”,对于其他机构的不良贷款则完全以商业化的方式竞标,可是,今年6月21日信达收购了中行、建行2787亿元可疑类贷款整个打乱了资产管理公司原有的计划,4家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出现分化。

  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原本中行答应把1498亿元可疑类贷款对口出售给东方,但实际上出售给谁并不由中行说了算,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要进行公开投标,央行、财政部和银监会组成的联合招标组聘请了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状况和处置能力进行评估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和竞标价格来确定归属谁家。最终花落信达,信达将在2005年底之前把这些不良贷款打包批发出去。等到工行和农行进行股改时,其不良贷款的处置极有可能仍以招标拍卖的方式进行。有业内人士大胆地估计,工行和农行的不良贷款拍卖,最终有可能都会花落信达,这样信达将彻底成为不良贷款的一级批发商。

  由于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贷款四大行占了绝大部分,如果信达成为一级批发商,那么在两年以后,其他的三家资产管理公司除了从信达手中购买不良贷款包,担任二级批发商或者零售商以外,将很难获得多少新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置。这样一来,2006年之后,在处置不良贷款方面,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将与其他机构、甚至境外机构同台竞争信达的不良贷款包,他们与信达的地位将出现“不平等”。

  既然有可能没有不良资产可卖,为自己的将来寻找出路已经成为各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切实考虑。

  商业化处置通道

  商业化原则处置不良贷款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要方向。2月24日国务院批准的《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在这方面已经为资产管理公司松了绑。

  《请示》提出了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回收目标考核,通过“两率”(即现金回收率和现金费用率)来锁定效益和成本,对超目标回收现金分档累进给予奖励的责任制方案。同时,上级部门不再限定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每年回收多少和如何回收,还给予了允许资产管理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确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适当追加投资、允许资产处置快的公司开展商业性委托和商业化收购处置不良资产、允许使用资本金进行国债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提出资产管理公司完成资产处置任务后向商业化发展的改革方向。用华融总裁杨凯生的话讲,政府已经决定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对其他企业的不良贷款进行商业性的收购,这无疑又为不良贷款的处置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据悉,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于今年三季度正式获准开展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接受委托处置不良资产、对部分不良资产追加投资等三项新业务,商业化业务正在全面铺开。而刚刚通过的ISO9000管理标准认证,被华融视作向商业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11月中旬,东方就2005年和2006年资产处置作出安排,提出要加快有效处置不良资产,保证并争取超额完成收现任务。东方还明确提出,2005年要加大处置、收现力度,处置、收现比2004年增加10%,2006年做好扫尾清户工作。而此前,长城总裁汪兴益也宣布,为推进公司转型,长城将剩余1500多亿元资产(不含政策性债转股)整体打包,面向国内外投资者一次性转让出售。这是中国目前最大一笔不良资产交易。

  在接收中行、建行两家银行2787亿可疑类贷款之前,信达还接收了建行569亿元损失类贷款,并收购了交通银行641亿元不良贷款,加上过去接收的3945亿元政策性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本金累计达到8000亿元;如果加上利息,信达公司累计接收的不良资产规模超过10000亿元。其谋求类似于RTC那样的专业的不良贷款一级批发已经一目了然。

  信达前总裁朱登山表示,信达将采用多种组合的批量处置方式,针对不同资产的特点和投资者的需求,采取公开招标或拍卖、有限范围招标或拍卖、定向招标或协议出售、资产证券化、分包委托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在批发对象的选择上,将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但主要面对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

  转向大投行

  除了商业化原则处置不良贷款以外,向投资银行转变也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方向。

  4月末,证监会公布了首批67家保荐机构,华融榜上有名,已有4人被登记注册为首批保荐代表人,成为首批67家保荐机构中惟一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华融已经担任主承销商或保荐机构推荐上市了太行水泥、长力汽车弹簧和建设机械三只股票。向投资银行发展显然是华融今后的一个方向。

  长城总裁汪兴益表示,长城当前必须把抓好商业化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作为重点,并以此带动其他各种新业务的拓展。他透露,长城已与多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接触,收购信达所中标的中行、建行不良资产已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长城与一家国外金融机构建立合资公司事宜也已进入实质性谈判,国债投资业务也开始运作。

  汪兴益说,长城将进一步加强与农业银行、各大证券公司、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联系,继续拓展证券承销和财务顾问、管理资讯等各类投资银行业务,推动投资银行业务的有效发展。

  长城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他们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不排除动用自有资金对外进行股权投资。他们考虑过进行银行股权投资,如果有可能的话,“控股某一家银行”。这样的话,长城将变成大的金融投资公司。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还担负起了对问题券商的托管工作。除了托管经营德隆,华融还受委托对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托管经营;信达则受委托对汉唐证券和辽宁证券托管经营;东方则托管闽发证券。托管经营期间,由资产管理公司组织成立的托管经营组行使公司经营管理权,除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外所有债务停止支付,由相应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进行登记、确认。

  随着越来越多的券商问题的逐步暴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资产管理公司有可能继续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担负起对问题券商的托管工作,这是金融决策部门让资产管理公司部分担负起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

  找寻生存之道

  按照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条例》,到2009年,在处置完各自手中的不良贷款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将依法关闭。但是,耶鲁大学金融学陈志武教授对记者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一开始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想着十年之后要被关闭,他们会努力寻找不被关闭的理由。

  今年年初,有关国家领导人提出“要继续办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对于曾经担忧“十年大限”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但是资产管理公司下一步怎么走?一些政府官员和研究人士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路纷纷提出了新的思路。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建议,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机构改革,将它们合并成两家。合并之后,在机构和人员精简的基础上,对资产管理公司现有机构分布格局进行调整,可以按照经济区划在不良资产比较集中的地市设立少量分支机构,或者设立项目经理部,一旦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机构也随之撤销。同时,在公司内部机构设置上打破专业分工的限制,可以按项目承包或者任务承包的需要组成若干个工作小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刘仁慧认为,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理顺关系,调整经营目标和范围。她们建议,成立一家国有独资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列入银监会管辖系统。该机构可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有经验的人员组建。四家公司的其余资源包括机构和人员或者在股份制改造之后,重组为投资银行,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或者撤销归并到其他机构。

  今年7月底,作为出资人的财政部曾经召集4家资产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开会,商讨资产管理公司下一步事宜。财政部和资产管理公司各方对此次会议的内容均讳莫如深。财政部金融司的人士没有透露这次会议的任何内容,只是对记者说:太敏感了,什么也不能说。而4家资产管理公司则声称,这只是一次内部的研讨会。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会上讨论得很热烈,但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求解1.2万亿损失

  尽管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得以保留,对于决策层而言,有关资产管理公司的诸多棘手问题却亟待解决。

  谢平指出,从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状况来看,其所有制、内部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与四家国有银行基本相同。目前中行和建行的股改正在积极推进,国有银行改革的方向是从副部级的机构转变为没有行政级别的公众股份公司。那么相对应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仍然作为副部级的机构而存在是否适当?下一步如何进行自身的改革?

  资产管理公司得以保留,但是他们发行的金融债券怎么办?这是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时,除了央行提供了6338亿元再贷款以外,资产管理公司还向四大银行对口发行了共8583亿元的十年期专项金融债券,年利率为2.25%。这8000多亿元金融债券并没有正式的政府担保,但业界普遍认为,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资人是财政部,所以这些金融债券隐含了财政部的担保。谢平指出,中国银行业的大量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旧体制积累造成的,资产管理公司最终的损失将主要由财政部负担。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都在关注资产管理公司的损失如何处理,此事关系到中国金融业的资信。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位高级顾问质疑道:中行和建行上市的时候,如何向投资者解释这件事?2009年之后,这些金融债券到期了怎么办?

  张承惠建议,应尽早制订对不良资产净损失的处理方案。

  她根据财政部最近提出的现金回收率考核指标测算,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现有未处置资产的净损失大约为5900亿元,加上处置费用约100亿元,合计全部净损失9700亿元左右。若考虑四家公司的应付利息和已支出处置成本,则净损失应在1.2万亿元左右。在资产管理公司结束使命时,上述净损失应该由财政兜底。也就是说,在2006年至迟2008年,财政应出资弥补1.2万亿的净损失漏洞。

  那么,届时财政是否有这么大的支付能力?如果由中央银行与财政共同分担损失,意味着需要央行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在通胀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在操作上将十分困难。2006年是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的重要节点,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外部竞争压力的加大,届时我国的财政、金融形势都有可能相对紧张,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也正处于关键阶段。

  因此,张承惠建议:必须尽早制订对不良资产净损失的处理方案,避免因财政压力过于集中而措手不及,以及引致不良影响。谢平也建议,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债券和央行再贷款,可由财政部在合适时机发行长期债券替换,届时央行可视条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债务向后分摊。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