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首度回应产权之争 管理层收购仍难出冷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 10:31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徐昙编辑:唐清建 11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大争论和国资委全国国资大调研之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首度正式接受媒体公开采访。其间,李荣融对产权改革、MBO(管理层收购)等敏感问题的首度回应透露出颇多政策信息。
地方国资流失凸显监管空白 近日,国资委参与全国国资调研的各路人马相继“班师回朝”。一路人马是8月份开始,会同监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以及全国总工会开始的督察。三方面成为督察的重点:一个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个是国有企业改制,还有一个是产权转让。这次督察涉及了21个省、市、自治区。 另一路人马是11月份国资委领导再次就两个专题对12个省进行的督查。10月份,李荣融也曾亲自出马到东三省进行国资调研。据说,近一段时期以来,国资委绝大部分领导都到地方进行了调研。 对于调研之后,地方国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国资委尚未正面回应。 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荣融对检查结果的评价是:“从检查的情况看,总体上是好的,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比我们预想的要快,一些成效也开始显现,绝大部分省都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这中间有不少省是做得不错的,像广东省、四川省、黑龙江省,他们改制都比较规范,包括管理层收购,他们做得也比较规范,所以相对问题比较少。” 此前,媒体已经广泛曝光了目前国资转让中侵吞国资的典型手法,如自卖自买;虚假评估;通过对应收、应付账款的财务处理,隐匿国资;蓄意制造投资“失误”,转移国资;混淆土地性质,垄断土地升值,鲸吞国资;做亏非控股企业,让其控股的同业公司分肥,巧取国资等等。许多典型案例出在地方。 有分析认为,国资委的职责在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地方政府则要迫切搞活当地经济。目前地方政府监察责任和执行政策不到位也是国资流失的原因之一。 李荣融认为:“现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地级市还没有建立国资委这样的相应机构。所以,我要强调的第一条,就是要认真地按照十六大决定的要求,把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严格分开。” 去年国资委成立后的一大要务,就是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儿的时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高效的中央和省、市(地)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同时在2003年12月又发布两大文件——《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作为政策依据。但到目前为止,全面的国资监管体系仍然没有到位,也凸显了监管空白。 李荣融表示:“我们检查完21个省,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一句话就是‘国资委建不建不一样’,因为建立了国资委的地方,它把责任明确了,有了载体,所以工作就不一样。第二句话就是‘两个文件之前之后不一样’,因为原来有一个不足,就是法律法规还不够,这两个文件对很重要的法规进行了完善。” 李荣融透露,抓紧组建和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仍然是2005年国资委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管理层收购仍然难出冷宫 8月份以来,由“郎顾之争”引发的讨论最终演化成了郎咸平与一批国资专家就产权改革的对峙。 李荣融表示:“前一段时间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大讨论,我也很关注,我不仅看了网上的材料,也看了一些报纸和杂志,还有些人专门给我寄来了材料。我评价总体上应该说是积极的。” 在国企产权改革各种形式中,最具争议的是MBO。自2003年MBO被暂停之后,隐性的MBO一直暗流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对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来说,股本盘子大,一般讲经理层没有这样的资金能力,而且也容易“屏蔽”掉外部更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目前主要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国企MBO已成为国资流失的重要通道。 10月底李荣融对MBO表态称:“在目前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购或控股”,但必须规范慎重,不能任意而为。 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荣融再次强调目前国资流失集中的问题还在于MBO。李荣融认为,从国有经济的整体上来看,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应该说减少的不少,但是资产的质量在提高,竞争能力在增强,经济效益在迅速提高。现在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当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卖自买,所以产生了大家所说的流失问题。由于它自己要买,所以千方百计要把这个价格压低。 同时,李荣融认为:“问题比较多的发生在2002年和2003年,大部分是发生在市、县级地方,所以,下一步的措施也很明确,就是必须按照十六大的决定,把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的职能严格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明确落实职能,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位国资专家分析认为,最近国资委的一系列声音和政策,不但难见政策松动的迹象,而且还扩大了MBO的禁区。由此看来,在一个严密、完善的监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大型国企的MBO仍然难出冷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