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药品降价,伴随医疗改革,一轮医疗单位的竞争或明或暗地开始了
“流动医院”掀开病人争夺战
成都有近3000家大大小小的医疗单位,医疗资源较为紧缺。11月8日,成都首家“流动医院”宣告成立。消息一发出,立即引起业界关注。医疗体制改革呼声正急,此举会不会揭开成都医疗的新一轮竞争呢?20多天过去了,这首家“流动医院”现在怎样了呢?
“流动医院”上街“找”病人
昨日,尽管天气仍显有些寒冷,但打着“流动医院”的依维柯还是一大早就驶上了新鸿路,前去火车北站“流动医疗”了。
“你们每天都出去吗?”记者问救护车上的司机。
“是啊,每天8点半到晚上8点,中途开回家吃饭。”
“所到之处,人们都欢迎吗?”
“欢迎。效果不错。”
根据医院老总的安排,他们“流动”的目的是上街“拾遗补缺”。“20多天了,除了在流动现场处理的‘普通病人’外,救护车共‘捡’回了两名病人。一位内科病人,一位外科病人。从建设路附近小区捡回来的内科病人在我们‘后方医院’观察治疗了3天;从新鸿小区捡回来的外科病人作了胆囊手术,医院共营业额不到3000元。”
“那现在你们医院的求诊人数有没有变化呢?”
“现在还不明显。”
“亏损严重”坚持“推”服务
“搞这个流动医院,说个老实话,20天下来,连油钱都没有挣够。好在推出这个服务之前,我们本来就没有想到要马上赢利。我们至少可以允许它这样亏上半年。我们主要是想打出品牌,抢占医疗服务的先机。”“流动医院”所属医院的业务院长李成德对推出这个业务这样定位,“它是一个我们医疗服务的窗口,旨在推出我们的服务。”
“你们在承担这个流动医院方面每月要支出多少呢?”
“最少8000到1万。到目前为止,它的收入连医护人员和司机的工资还挣不回来。尽管如此,相信以后的效果会显现出来。”李院长对“流动医院”充满信心。
据李院长的“跟车调查”结果:才去了两次的双楠小区,有5位太婆都知道他们推出了这项服务,其中3位还能说出他们的求医热线。
“寻呼求医网”网络更多病员
今年8月10日,成都一医疗护理院和一通信公司联合推出“寻呼求医”服务。借助寻呼台的广阔覆盖,按这家家庭医疗护理院傅院长的话是,业务陡增。9月13日,华西医大附四院、市一医院、省三医院肿瘤科、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八一骨科医院等5家医院又与其联合结成“寻呼求医”协作网络,希望“网络”更多“求医”的患者。
前日,该寻呼台负责开展这项业务的何小姐告诉记者,医疗协作网成立后,反响不错。现在已经进行到预定计划的第三步了,下一步就是联合更多专业性的、有实力的医院共同把“蛋糕做大”。当天下午,该协作网一家成员医院院长办公室文主任也说,“社区医疗是一种发展趋势。”下一步,他们也会推出类似“流动医院”的服务。
看来,医疗资源的争夺战就要打明了,这对老百姓是一件好事。(早报记者 李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