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5亿A股股票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这是中国证监会实施《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后的第一家上市银行,也拉开了金融企业分批上市的帷幕.....
果断的上市决策
一说起民生银行新股发行的最新动态,行长董文标笑逐颜开。他流利地报出一大串数字:发行新股3.5亿股,每股11.8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共筹集资金40.88亿元。申购新股冻结资金超过4000亿元,中签率仅为1.0288 %。这些数字生动地表明了投资者对民生银行巨大的投资热情。
民生银行是我国最小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其经营业绩却让人不敢小觑。截至今年6月底,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比开业时增长了34.22倍,四年半累计实现利润11.61亿元。
董文标坦言:产权明晰而且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备,是民生银行最大的特点。民生银行是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组建的,59家股东中85%以上来自非国有企业。民生银行的董事会是实实在在的董事会。
董文标透露了民生银行上市的决策经过。那是在1999年8月,董事会讨论上市问题。当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该分步到位,先定向募集资金,再进入资本市场;后一种则认为,应当抓住时机,直接上市。董事长经叔平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果断拍板:直接上市。理由有三:其一,上市能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增资渠道。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自身的资本金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二,“民生”上市后,不仅要受到股东的监督,还要受到证监会和成千上万股民的监督,有助于尽快促进民生银行经营的规范化。其三,上市对于提高民生银行的知名度,扩大民生银行的业务也有很大的意义。会后,民生银行立即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德高望重的经叔平亲自挂帅,开始正式运作上市有关事项。
如今,民生银行发行成功后,资本充足率将从10.48%提高到23%,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民生”上市在证券市场成为热门话题,5000多万投资者争相了解这家颇具特点的银行,一时间,民生银行,名声在外。这些都验证了“民生”当时决策的正确。
充分的信息披露
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是关键。董文标用四个字来形容民生银行信息披露的特点:充分披露。他说,“民生”真正做到了“监管机构要求披露什么,民生就披露什么”。让一个“透明”的“民生”呈现在广大投资者面前。这一点在“民生”的招股说明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民生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共213页,约20万字左右,连券商都感叹,这是他们做过的最长的招股说明书。
就在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公布了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的特别规定,民生银行成为首家执行新规则上市的商业银行,董文标自豪地说,与以往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民生”的信息披露有四个“首次”。
一是首次采用两套审计报告披露信息,除了国内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外,还将国外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民生银行按国际会计准则出具的三年审计报告公诸于众。这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是独一无二的。
二是首次将“一逾两呆”下的不良资产与“贷款五级分类法”划分的资产状况同时披露。而此前上市的银行往往只披露“一逾两呆”的情况。“民生”的披露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民生银行的信贷资产中属于“正常”和“关注”类的高达94.25%。
三是首次对所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披露,不仅是信贷资产,还有非信贷资产和固定资产。
四是首次对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不仅说明了商业银行常见的流动性风险、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而且增加并详细地分析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等。同时对很多风险都用了具体的数字进行阐述。
董文标幽默地说,一上市,可以说我们把所有家底都和盘托出了,对于投资者而言,“民生”已没有秘密可言。
此外,民生银行还按照国际惯例,在上市前清理了不良资产。对于一般性贷款,“民生”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取1%的呆帐准备金;同时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对信贷资产的损失水平和损失准备进行充分评估后,计提补充呆帐准备金;另外,董事会还通过决议,由上市前的老股东承担1999年底以前的不良资产产生的实际损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新股东的利益。
良好的发展前景
董文标透露,民生银行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三个方向:60%投入正常的资金运营;20%用于提高银行的科技水平;剩下的20%将投入办公设施的建设。
董文标还信心十足地谈起了民生银行的三年总体发展目标:到2003年,资产规模日均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水平力争显著提高。届时,“民生”将在全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增设7家左右的分行,10家左右的异地支行。其风险控制、服务质量及各项业务的技术含量达到国内同业最佳,跻身国内一流商业银行之列。
“民生银行就像八、九岁的儿童,虽然个头小,但一年不见,就会蹿上一头,给投资者以惊喜”。董文标最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