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11月29日 09:46 中国经济时报
我国的吸收外商投资,可说是世界经济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从封闭到开放的20多年里,我国累计实际吸收外商投资3300多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商投资国。1993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近年虽然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每年400多亿美元的外商投资额仍名列前茅。这一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一、外国直接投资(FDI)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 1、FDI的理论框架。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是产业组织理论。海默博士首先从产业结构角度对FDI进行解释。认为如果外国跨国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与当地公司完全相似,他们进入当地市场就无法获取利润,因为到另一国生产会产生额外交易费用。跨国公司要到国外进行投资生产,就必须具备某种独特的所有权优势,如技术优势和规模经营所造成的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足以抵消在生产国与当地公司竞争的种种不利因素。 海默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充实了FDI产业组织理论。其中邓宁提出了著名的“OLI”理论。他认为,拥有强大实力对外投资的企业需具备三个优势,这就是: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指别国企业难以获得的产品或生产工艺,如专利或蓝图,也可以是一些特有的无形资产或能力,如技术、信息、管理、营销等技能,企业的创新精神,企业组织系统,中间或最终产品市场的渠道。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所有权优势赋予企业有益的交易能力或成本优势,足以抵消其在海外经营的不利因素。 除此之外,国外市场还须具备区位优势,使海外生产的利润高于国内生产再出口到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区位优势不仅包括资源禀赋,还包括经济和社会因素,如市场规模和结构,市场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政府法制和政策等。 最后,跨国公司必须具有内部化优势。一家企业拥有专利产品或生产工艺,在国外组织生产可能比出口更有利,但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的理由并不充分,它还可以选择特许一家外国公司生产其产品或使用其工艺。但由于这些无形资产在交易中的市场缺陷,有时候产品在公司内部开发更为有利,即所谓内部化优势。 根据三优势理论,企业越是发现在国外开发这些所有权优势益于其自身的利益,就越倾向于组织国外生产 2、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理论支持。从FDI理论,我们可以把FDI的决定因素分为两类: 在供给方要素中,企业投资潜力和投资模式取决于其所有权优势的性质、拥有的程度,以及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力。然而,创造和发挥企业所有权优势与本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及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换言之,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导致不同国家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较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业不仅拥有更多的所有权优势,而且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的差异性,管理新技能,特别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发展中投资东道国而言,由于它们所拥有的技术和革新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生产和稳固的出口市场体系。 由于企业通过FDI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力取决于所有权优势的性质及所有权优势所属市场的不完全程度,技术密集度越高,市场不完全程度也就越高,企业通过FDI控制生产,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力就越强。如上所述,发达国家的企业,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体现技术密集和知识型无形资本的所有权优势。所以发达国家的企业比发展我国家的企业有更强的动力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其控制生产经营的倾向性也更强。 就需求方要素而言,东道国对FDI的整体吸引力取决于其拥有的区位优势。由于资源禀赋在国家间的不均衡分布和各国社会、经济因素及政府政策的差异,东道国对FDI的吸引程度也不同。这就意味着,假设供给方要素保持不变,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差异对FDI的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市场导向型FDI,更趋向于对产品差异性大、绝对资本成本高(市场准入障碍大)、经济规模大、产业多样化程度高、企业经营要求高的行业进行投资。根据这些特征,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前景、东道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市场导向型FDI非常重要的区位因素。出口导向型FDI则取决于当地廉价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较低的工资水平,成为FDI区位选择的倾向性因素。需要强调的是,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低廉的绝对工资,而是低廉的效益工资(绝对工资比劳动生产率)。 除了上述区位要素,其他诸如投资东道国的偏远度、文化、语言、政府政策、政治稳定程度等,对发展中投资东道国吸引FDI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使用一种修改型重力引力模式对国外直接投资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流入量进行了研究。我们选定了我国、巴西、泰国、印度等32个国家/地区,时间跨度从1987年到1998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关于国外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选地定位决定因素的主要结论是:具有较大市场规模、较快的经济增长、更高的人均收入、较高水平的现有国外直接投资存量额度、一个更自由化的贸易和经济制度等要素会吸引相对多的国外直接投资;而较高的效益工资,较高的成人文盲率、更加偏远于世界其它各国等,则会妨碍国外直接投资。我们还对我国和其他发中国国家吸收外商投资的相对业绩表现进行了量化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6个国家/地区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超过了模式预计数量,其中新加坡、玻利维亚、巴西等国比其模式预计数额超出80%;另外16个国家/地区,以它们各自的选地定位的变量而言,吸纳的国外直接投资较少,其中我国的台湾和韩国比其应该引进的数额少50%以上(见附表1)。 就我国来说,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仅比推算规模超过8.22%,在32个国家/地区中居第15名。也就是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相对业绩表现属于平均水平。1987-1988年间,我国引进的国外直接投资超过了模式预计数额。但1989-1991年间,却比应吸纳的规模要少一些。从1992年开始,我国吸收外资发展迅猛,1992-1996年间,直接投资实际流入量大大地超出了模型测算的可能规模,表明大大改观的投资环境对国外投资者的与日俱增的吸引力。然而,1997年和1998年,我国引进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比预测规模少了11%和24%(见附表2),这一现象也很耐人寻味。1987-1998年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年度相对业绩表现呈现出一个横向式“S”形(图1)。 三、我国吸引外商投资要素分析 在前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吸收外资的特点,我们初步考虑,将我国吸引外商投资要素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18个评价指标及若干子指标。并采用“等级尺度法”对18个指标打分。总分为100分,第一部分35分,第二部分20分,第三部分45分。18个指标则根据其对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分别确定为2分-18分不等。第一部分,宏观经济要素指标,包括: 1、市场规模,主要用我国的GDP衡量,人口、国民收入、居民储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可作重要参考;(6分) 2、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或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5分) 3、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用经济增长率衡量,包括GDP的增长率和GDP每年的绝对变量;(4分) 4、宏观经济环境,包括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高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汇率和外汇管制等;(4分) 5、劳动力成本,即“效益工资”高低,计算方法是绝对工资比劳动生产率,或制造业总收入比制造业增加值;(4分) 6、FDI存量水平,目前似乎只能用累计外商投资存量衡量,而实际上,用现时外商投资存量资产可能更好;(4分)7、开放度,可用对外贸易(进出口)对GDP的比率衡量,但产业开放度(开放产业占总产业的比例、产业的行政垄断程度等)等也可采用;(6分)8、偏远度,我国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加权平均距离,计算方式如前所述;(2分) 第二部分,投资硬环境指标,包括: 1、交通设施;(4分) 2、通讯设施;(4分) 3、能源供应;(4分) 4、自然资源禀赋;(4分) 5、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4分) 第三部分,是投资软环境指标,包括: 1、政治和社会稳定程度,包括政局的稳定、依法治国程度(法律体系是否健全及执法是否公正透明)、政策是否统一、稳定、公正和透明、失业率的高低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等;(10分) 2、语言文化差异,包括国内语言的统一、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的人口比例、对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包容度等;(6分) 3、市场化程度,包括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管理(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的市场化)、资源(包括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市场确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等;(10分) 4、人力资源,包括可提供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6分) 5、FDI政策,包括对FDI的市场准入(对外资的市场开放度)、国民待遇的实施、政府对FDI的审批管理、对FDI的股权限制或投资形式约束(或不能满足)、FDI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程度、融资环境、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等。(18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标是动态性的,其重要性也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比如“开放度”指标较为重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市场的开放度仍然不足,对FDI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准入的扩大;但当市场开放的空间缩小以后,其重要性也就会相应降低。再比如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化”指标很重要;但当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以后,可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会对FDI产生更大吸引力。在上述框架范围内,我们尝试对我国投资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1、宏观经济要素指标:GDP总量:4.5分;经济发展水平:3.5分;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2.8分;宏观经济环境:2.5分;劳动力成本:2.8分;FDI存量水平:3.6分;开放度:4.2分;偏远度:1.4分;以上计25.3分。2、投资硬环境指标:交通:3.2分;通讯:3.0分;能源:3.4分;自然资源禀赋:3.3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2.8分;以上计15.7分。3、投资软环境指标:政治和社会稳定程度:8分;语言文化差异:4.2分;市场化程度:6.5分;人力资源:4.8分;FDI政策:12.6分。以上计36.1分。三部分合计得分77.1分。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评价并不乐观,今后吸收外商投资尚需付出艰苦努力。(马 宇/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陈春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