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德国邮政的私有化和全球化(下)

2000年11月24日 16:09  道琼斯 

  《华尔街日报》--(续上篇)东西德之间的企业文化差异也是个问题。东德工人习惯於在分拣邮件的时候仔细阅读邮件封皮。为了提高效率,公司采用了一剂资本主义药方:凡是工作效率获得巨大改进的职工,可以受到诸如电视机或地中海旅游等奖励,当时这些奖励是东德人很难承受得起的奢侈品。

  此外,公司的基本营运方式需要进行大□围的调整。信件和包裹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回要在各个火车站的几百个小型分拣中心周转。一般来说,包裹平均要经过9个中间环节,最後才能送到客户手中。为了精简业务流程,德国邮政公司在1992年建立起一个巨大的邮递网络,33个大型分流中心设置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为此共支出40亿马克,基本上都来自於垄断性业务的利润。几年後,祖温克又从邮递利润中拨出40亿马克,建立83个电脑化信件分拣中心。

  祖温克并不是第一次从事这样的大规模企业转型。1974年,怀揣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商学院的学位,他加入了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在10年中孜孜不倦向德国企业传授如何进行企业重组。1984年,在升任公司总合夥人一年後,他离开了麦肯锡公司,开始掌管面临困境的邮购服务公司Quelle Group。这个家族企业的利润随後不断上升,但祖温克同主人发生了冲突。

  1994年,在邮资上涨的情况下,德国邮政公司在邮递业务方面取得显著的利润。包裹业务仍然每年亏损10亿马克,但新的分送网络已准备就绪。德国邮政公司大幅度削减了包裹递送价格,此时正值UPS通过收购入侵欧洲市场。

  UPS不买账

  受定价压力和整合费用的双重挤压,UPS的国际分部出现了巨额亏损。UPS还向欧洲投诉,指控德国邮政公司用邮资方面的高收费补贴包裹服务的低廉价格,并且为其收购提供资金。“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利润为扩张提供资金,”UPS欧洲分部总裁约翰.沃里克(John Warrick)说。让一家邮政机构借助垄断地位扩张到私人服务市场,“是非常错误的。”祖温克否认了这些指控。

  德国邮政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认为,积极扩张能确保公司的未来。他们的计划是:走向全球化,提供标准化的邮件、快递、货运甚至是融资等一站式服务。而且必须在邮递利润眼看将油尽灯枯之前出手。

  祖温克建立了一个由8人组成的收购小组,寻找和研究合适的收购对象,具体实施新的发展战略,随时准备出击。德国邮政公司最钟意的对象是DHL,但他们必须等待时机。首先为建立一个跨欧洲的地面快递网络,德国邮政公司收购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许多小公司。随後再瞄准稍大一些的公司。德国邮政公司共投入80亿欧元前後收购约30家公司。

  几经周折,德国邮政公司终於控制了DHL的51%股份。祖温克说,控制DHL使德国邮政公司一举凭全球知名品牌跨入国际市场。“你随便问曼谷或旧金山的任何一位秘书,谁都知道DHL,”他说。 (完)

  By NEAL E. BOUDETTE

  Staff Reporte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