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颖北京14日报道】 在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绩卓著,但前期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短缺问题,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上,如果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危险就在前面,因为对一个资源短缺的人口大国来说,走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会断掉子孙生存之空间。加入WTO,建立国际通道,是解决资源短缺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总经济师邱晓华日前在北京市青联举行的经济年会上,针对中国即将加入WTO发表的一番看法。
在解释上述说法时,邱晓华对与会者坦言,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资源。他以石油为例,认为石油问题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据了解,目前我国石油的生产能力大约为1.6亿吨,居世界第二位,而石油的消耗已超过2亿吨。这2亿吨石油的消耗是在绝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小汽车、没用上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的情况而形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耗油消费品将逐渐进入家庭。可以预见,未来的石油消耗还会持续上升。
那么,未来的石油资源由谁来提供呢?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占石油总产量的1/3左右。但大庆油田保持5000万吨生产能力的时间最多也只能维持10年左右,10年之后有没有新的油田能够替代大庆的地位目前还是个谜,介时能否找到石油的替代品也是个谜,所以,找到新的石油供应渠道是中国人不可回避的现实。
邱晓华认为,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非洲是世界上几个主要产油地区,中国必须与这些地区打交道,争取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供应通道,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同时,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还有水,从长期看还有粮食等。这些问题在封闭的状态下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而在开放的状态下解决起来相对要容易得多。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发展低耗能、高技术含量以及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