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京记者石一话)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大体上处于基本安全区间,但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呈逐步抬高之势。1999年金融风险指数为47.6,比1991年升高了11.8,已逼近基本安全区间的上限(上限为50),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该报告设计了一套反映我国金融风险状况的指标体系,内容涉及宏观经济环境、银行内部稳定性、泡沫经济风险、国债风险、外资冲击型风险5个方面,共17个监测指标,每一类指标构成一个监测子系统。
分系统看,1999年5个子系统按风险程度由高至低排序为:银行内部稳定性子系统、国债风险子系统、宏观环境稳定性子系统、泡沫型风险子系统和外资冲击型风险子系统。
———银行内部稳定性子系统是现阶段整个经济金融领域中风险程度最高的,风险指数已从1991年的44.6上升到1999年的73.3,升幅达65.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上升到很高水平,不良资产风险已经成为影响银行系统能否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999年仅为5.51%,大大低于8%的国际警戒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亦较低,有些银行甚至出现明盈实亏的现象。
———国债风险子系统从1994年起进入风险区间,且风险指数近几年逐步上升。国债负担率除1991年达到17.7%稍高外,其余年份一直较低,处于安全区间。债务依存度近两年偏高,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33.6%和35.3%,处于较大风险状态,积聚了较大的债务风险,这主要与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启动内需、刺激经济回升有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出一国政府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直接支配的份额,这一比重偏低,将导致财政能力下降及其调节功能弱化。
———宏观环境稳定性子系统的风险指数从1992-1994年的高点位逐步下降,目前已回落到基本安全区间内,企业资产负债率也处在基本安全区间内,而通货膨胀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则处在风险和较大风险区间内,这说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尽管有所改善,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复苏。
———泡沫型风险子系统从目前来看,还处于安全区间内,但是我国的股市还不太规范,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投资主体不是理性投资者,特别是在3400万股民中,有约1/3的散户是下岗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一旦股市剧烈波动,其破坏性将是无法估计的,所以对股市风险我们应该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
———外资冲击型风险子系统目前在安全区间内运行,由于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因此,外资冲击型风险还不具备制度基础。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