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观点分析 >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精彩回放
- 京城体育彩票将开奖 众银行挤着争抢“蛋糕”
- 可循环使用贷款受青睐 信用评价标准引起争议
- 百姓理财--算一算你能领到多少购房补贴
- 《经济半小时》:中央政策汇编为何成了禁书(2)
- 未成曲调先有情 成都火车票打折虚虚实实
- 欧佩克分析家:需求放缓可能导致原油价格暴跌
- 破产或被收购传闻不断 施乐公司面临生死抉择
专题推荐
- 新浪财经周刊第6期
- 机票价格:涨还是不涨?
- 油价上涨何时休?


公司治理中的几大热点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11月14日 10:57 经济日报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最近召开的五中全会又强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国企脱困后将进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企业集团中的治理问题、资本市场在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跨国经营的治理问题、新经济下的治理问题等等,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如何培育企业有效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的核心到底应该是结构问题,还是机制问题?如果是机制问题,那么是否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于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的研究之上?这是近来各方学者争论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国内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于企业治理结构上,主要研究“三会一总”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制衡问题。但是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公司的有效运行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因此,研究公司治理不能单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容,而更应该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治理机制问题,至少应该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决策机制;具体问题如股东的权利、利害相关者的作用、信息披露等等。公司治理并不是为制衡而制衡,而且,制衡并不是保证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治理机制,而治理机制的核心正是在于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公司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公司治理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而应该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从而实现良好效益,维护各方的利益。

  热点之二:如何跨越单个企业治理边界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企业日益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打造大企业,建设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企业集团化的深入,就需要解决因企业集团的复杂性而带来的治理问题,这使得公司治理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内的权利配置的问题,同时也必须要研究企业集团中各企业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所以公司治理必须要跨越单个企业的治理边界,实现从“公司”治理到“集团”治理的突破。

  长期以来,国外许多学者针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中具体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对企业集团的研究多集中于集团的形态、企业间有效关联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专题研究在解决企业集团治理问题时,则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对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来解决企业集团在现实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母公司如何对子公司进行控制,如何保护子公司及其责权人的利益,关联公司间如何进行协作等。

  热点之三:如何选择公司治理模式

  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公司治理模式,包括英美股权为主的公司治理,德日法人为主的公司治理以及东南亚家族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等。实施这些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因为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有不同的效率和不同的成因背景,不能生搬硬套。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相互交织和渗透,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存在着众多数量的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在他们与中国国情的嫁接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因此研究在中国市场中的外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我们吸取国外良好公司治理经验的一条捷径。

  热点之四:如何确立公司治理原则

  由于公司治理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现,因而来自于企业实践的要求也极大地推动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了公司治理原则的研究热潮。公司治理原则是介于经济理论与法律之间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实务实施细则。各国企业的实践活动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对治理结构有强制性的法规规定,又应制定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因此近年来,拟定专门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原则,以此来完善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促进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热点之五:如何应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治理

  以IT、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同样,也为公司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

  新经济为大股东以外的公司治理主体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新经济条件下,为了应对频繁变化、日渐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相互之间的依存变得更为紧密,形成一种网络型的新的组织形态。因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相关者,诸如:职工、债权人、社区、供应商等等,参与公司治理变得更为必要。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些主体更为便利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小股东的治理问题。在传统情况下,小股东由于其参与治理的成本很高,只能放弃自己的权利或者进行权利委托;而在新经济下,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小股东完全可以通过电视会议、网上投票等形式参与到对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中。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公司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在网上召开股东大会必将变得越来越普遍;而由于网络的普及,其参与者将远远不再是主要的大股东,而是各利害相关者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全面参与。(作者李维安)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特写--公司治理问题困扰新兴市场 (2000/11/10 11:02)
国内外人士出席“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研讨会” (2000/11/03 08:04)
上海证券交易所拟定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  (2000/10/30 08:05)
从超级总裁被炒看公司治理结构 (2000/07/25 14:32)
评论:从超级总裁被炒看公司治理结构 (2000/07/25 09:10)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 (2000/04/19 13:11)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第三届珠海航展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美国NBA专题
手机频道提供资费技巧WAP及电信资讯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约会文学请到新浪文化专区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