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交易会--一艘缓缓下沉的“泰坦尼克”号?

2000年10月31日 09:59  中国经营报 微博

  曾在计划经济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药交会如今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本报实习记者谢旻 前不久,第31次——也是新千年的第一次江西省樟树药交会结束了。这次药交会仍延续着去年的颓势,未见起色。会议现场已不再有往昔那种客商云集如过江之鲫,生意兴隆如日中天的盛况,令人心头感觉到了一股凉气袭人的秋意。这不光是樟树药交会一家如此,今年举办的全国大部分药交会也呈现了客流量和成交额逐年下滑、人气逐年低落、会议规模逐年萎缩的态势。

  有位药界人士曾把药交会这种模式比喻为正在缓缓下沉的“泰坦尼克”号,迟早会消失在风云变幻未测的商海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会是座什么样的冰山来撞沉这艘巨轮呢?又有哪条新航线能使它发现新的大陆?

  美丽航迹再回首

  计划经济时期,各种物资分配与再分配,一般都是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每次全国药品交易会,都是医药行业技术、成果产品、信息、政策、产销交流的大规模盛会。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时代,各家医药单位想要基本满足全年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只有参加药交会。由在药交会上得合同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来年的命运。因此,药交会在医药流通领域中担当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于1958年开始举办的江西樟树药交会,就曾创下一次会议参会者超过5万人,交易额高达13亿元的辉煌纪录;百泉药交会1994年有近6万名中外药商参会,进行药贸洽谈活动,1995年成交额达16.5亿元;形成了“上半年的计划看百泉,下半年计划看樟树”的年代。

  冰山才露尖尖角

  在新千年交替的时期,正当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药交会,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好不得意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太平洋上也不太平。药交会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和信息社会来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随着国家改革力度的深入,医药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一定实力的医药企业大多已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营销体系,拥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或业务联络员,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点。中成药的交易逐渐走向代理制,产品的推广、营销在当地都已做完,会上签合同发货这种往日最大的交易方式几乎被淘汰。产区经营者与买方直接的联系加强,有的医药集团甚至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药交会这种传统交易方式对他们已无太大吸引力。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药交会的日益衰落。

  其次,交易渠道拓宽,中药材交易的重点转向批发市场,那种单一依赖药交会供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受到了挑战。中药材的交易主动权已逐渐落入各大市场的个体药商手中,经营药材的医药企业越来越没有生意可做。因此,参会的国有中药商业企业大为减少,民营、个体药商明显增多。亳州药交会从1985年的参会1200人,交易金额1.1亿元,发展到1999年有中外客商3万余人参会,交易金额达11.67亿,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仍然保持旺盛增长势头的药交会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亳州本地建有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每年的中药材交易额占全国中药材交易额的20%以上。

  更为令人关注的还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传统的药材、药品贸易非常注重通过集散交易,而近些年信息与交通业的高速发展,信息资讯和电子商务日益渗透到商业的各个环节,利用这些现代通讯设备在公司办公室甚至家里,就可以做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生意,还用得着再往药交会跑吗?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将日益淘汰旧的经营体制。

  总而言之,现在药交会的冷清是市场发展、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开辟航海新时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全国医药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药交会也由过去的经营交易,合同签约,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朋友相聚,了解市场信息,宣传产品,展示企业形象的大会。

  中国医药集团天津公司的齐主任认为:现在的药交会交易功能下降,交流功能凸现,从昔日的以商品交易为主转为以信息交流为主。参会者除了相互广泛的人际交往外,比过去更注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精力大都花在了解行情、交流信息上。中药材经营者从做关系业务、人情业务转变为做信息业务。另外,药交会也逐渐成为医药企业树立形象、宣传新药品牌的黄金宝地。因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了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大批药商。这是各药厂最为重要的广告诉求主体。在这儿做广告与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做广告相比,有无与伦比的效果费用比。

  同时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将推动电子商务普及到商业的各个方面,而传统的药材、药品贸易依靠旧的交易方式、经营模式已越来越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面对未来信息时代到来及加入世贸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地药交会的组织者都正在积极探寻能改变旧的医药经营模式,适应信息化的潮流的发展之路,在信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办会模式正在形成。

  樟树市药业管理局孙仲生局长就谈到,药交会要想继续发展下去,除了外部条件外,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则是最根本的途径。一方面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樟树将利用本地在中药选料加工工艺和药材集散地的优势,建设一座占地16万多平方米,拥有660间店铺的中药材产、供、销一体化大型市场——药都城。并加大在交通、市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交易、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则要将医药交易与信息产业化相结合,加强医药信息化的进程,力争把樟树药交会建设成为医药信息的集散地。将建立“药都港”商务网站,积极探索药材交易在电子商务中的发展新模式,除了上网宣传、交流、发布药交会信息外,开展业务交流与经营中介服务;组织企业经营策划及发展研讨会等等,将药交会开成现代化的信息、贸易甚至人才交流会。中药材这一传统产业与新兴的电子商务的接轨在中药材优势地区樟树还是很有前途的。

  也许,药交会——这艘计划经济时代打造的巨轮,其钢铁躯壳会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但秉承了药交会精神的新型航船将会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驶来。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