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不断推进,花更少的钱,有更多的选择,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对中国百姓而言,似乎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于是有人就说“现在是花钱消费的最好时机”,但是根据零点调查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三成的中国人认为目前是消费好时机。
此项关于消费时机话题的调查涉及的地域包括10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和7个地区(荆州、江门、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的农村县,调查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访问了5584位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城乡居民。
眼下是消费的最好时机吗?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57.6%)城乡居民并不支持这一观点,人们勤俭的思想还是占了上风。当然,城乡之间、不同年龄的群体、不同地区的居民对此观点的态度有一定差异。也有26%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
城市中年人想说赞同有点难
在与年龄的交叉分析中,对这一观点表达出最高不赞同度的城市消费群体是30-39岁的中年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工作中存在很大变数,要为将来安居着想──存钱买房;要尽为人子女孝道──赡养老人;要尽为人父母责任──抚养小孩;最后还得为自己打算──个人养老。这诸多大事想来,就难叫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给“眼下是花钱消费的最好时机”这一观点一个积极的评价。他们给出负面评价,表示“完全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消费者比例为63.3%,略高于其他年龄群体;而他们持正面评价,表示“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的消费者比例最低,也超过了1/4,为25.1%。
城市青年最主张消费
农村居民中,18-19岁的年轻人最不赞同这一观点,相比较而言,城市里18-19岁的青年人可能比农村的同龄人具有更大的消费自主权。在城市18-19岁的受访者中,给出“比较同意”、“完全同意”这样积极评价的受访青年高达30.5%,而农村青年的这一比例不及城市的一半,仅为14.7%。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都市青年打工挣钱的机会相对较多,自由可支配的余钱也较农村青年丰富,加之城市中各大厂家、商家以“打折降价”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策略的今时今日,或多或少对都市十八九岁的青年给出最积极的评价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农村十八九岁的同龄人,要么是学海中的莘莘学子;要么初入社会务农、打工,较早地挑起了“家庭责任”这个担子。在校的农村青年想来能够体会父辈供养一个学生的辛劳;已初入社会的青年,便会更深切地体会维持生计所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看来,要让农村青年说“眼下是花钱消费的最好时机”有点强人所难。
如果使用5级量表衡量,以5表示“完全同意”,依次递减,以“1”表示“完全不同意”,则中国城乡居民对于“眼下是花钱消费的最好时机”这一观点的整体认同度为2.55分,处在“不太同意”和“一般”之间,略偏向于“一般”的水平。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均值为2.55,农村居民为2.55。
上海居民花钱最痛快
调查结果显示,以上海、宁波、广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百姓的消费信心指数要高于开放相对较晚、经济不够发达的内陆地区,像陕西咸阳,辽宁锦州,河北保定。特别是上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理念的灵活变通,使上海市民对“眼下的消费时机”给予最乐观的评价,市民的消费信心指数以“2.9”的得分成为本次调查消费信心度最高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吸引无数人的注意力,零点调查本次研究同样聚焦“西部”,陕西咸阳、四川成都市民的消费相对其它地区为低。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成都市民的消费自信度均相对较低,分别为2.33,2.22,这可能由于有较多的当地市民更看好入世后的消费时机,那么“眼下最好”的意见就较少人赞同了。
尽管下调利率,增收利息税等一系列消费启动政策的接连实施,但似乎并未改善人们“多存款少消费”的节俭习惯,这从2000年城乡居民的消费自信度可见一斑。毕竟,个人养老,家庭购房,子女求学等诸多大事在向自己招手,使本来就不习惯“举债度日”,“用明天的钱,享今天的闲”的中国百姓,更加谨慎地安排着囊中钱币的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