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国内财经 > 国内快讯 > 正文

- -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定制您所关心的新闻
请去“我的新浪”


中外石油公司加油站收购前哨战打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9月18日 15:54 新闻晨报

  国内成品油包括汽柴油市场的开放,在加入WTO后有个“一、三、五”的时间表:在一二年内将成品油进口关税降至6%,三年内放开零售,五年内放开批发。目前阶段,我国对外资加油站其实没有亮过绿灯。但实际上,世界石油业三大巨头都早已介入对国内加油站的争夺。他们使用各种变通方式,诸如注资、品牌包装等方式,用近4年时间,在我国沿海、沿江、北方重镇甚至中西部建立了400多个加油站。

  国内名气最响的外国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已在华投资10亿美元,不但建立了20多个三资企业和办事处,还采用合资方式建立了40个加油站。其中在天津投资的10处加油站全部亮出壳牌形象,加油营业量提高了3倍。据透露,壳牌将在今后几年内投资3亿美元。美国埃克森美孚声称已在中国拥有36座加油站,以后还有大动作。英国BP阿莫科的声势更加浩大,称其将拿出100亿美元“开发”中国的油品终端市场。中国目前每年成品油销量不到4000万吨,BP阿莫科竟规划在三五年内在中国达到500万吨的销售量。

  据苏南地区调查,不但跨国公司步步紧逼,一些规模较小的境外公司已深深楔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苏、扬、常地区已有外资投入的加油站21处,其中有法国加德士等。一家境外石油集团在宁波建设一个产能为500万吨的炼油厂,雄心勃勃地打算实现产销一体化,在2003年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后投产放手大干。

  有的外资加油站尽管连续几年亏损,依然信心十足,采用各种促销手段“盯”牢回头客。一个外国老板在巡视站点运营情况时,铁板钉钉地说“即使亏本也决不撤离”。因为这是“滩头”阵地上的“桥头堡”,一旦中国加入WTO,就将在市场抢滩中发挥重大功用。

  红蓝帽子迎接生死挑战

  中国成品油市场放开的“一、三、五”时间表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第一年,由于进口成品油关税大幅降低,外国公司可凭借规模生产形成的较低成本以及先进技术带来的高产出率,以较低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大多数拥有进出口权的大中型三资企业,可能弃离石油国企的供油网络,购买进口油自用。

  第三年零售市场放开,进口成品油可能源源不断地进入全国各地“社会办”加油站。而这类由各行业及各种经济成份兴建的加油站已有近7万处,约占国内加油站总数的80%。

  到第五年放开批发,外国公司就可能在中国重要口岸城市建立供油基地,构筑营销网络,直接向国企中的用油大户供油。石油国企的生存、发展将面临严重挑战。

  今夏,中石化率先吹响迎战号角,宣称将抢在国家允许外资进入加油站之前,在今后3年内投资251亿元收购及兴建加油站,今年的目标是增加站点8000个,使中石化加油站总数达2万个。中油集团紧接着也公开宣布将收购1500个加油站,并辟出直供联销、特许经营等新路子。国内两大石油集团在实施大收购战略的进程中,磨合协调,竞争趋理性化。他们抓着国家清理整顿成品油市场的有利时机,派出数以千计的收购小分队到“社会办”加油站宣传政策,对执意卖高价者则封杀其油源,使之入不敷出,进而“逼上梁山”。最低限度,要让“社会办”加油站“加盟”:只进国产油。据一位石油业专家称,尽管大收购进展顺利,年内可增加1.1万多个中石化“红帽子”或中油集团“蓝帽子”加油站,但阵地战缺口仍然很大很大。

  加油站身价陡涨20倍

  收购前期,因各地大收购操之过急,“社会办”加油站售价扶摇直上,如广东加油站的收购价一般应在60万元以下,但因国内两大集团的收购承办者暗中较劲,售价最高竟上扬至1000万元。深圳一个加油站因生意较为兴隆,卖到5000万元“天价”,达收购售价之最。

  上海地区的加油站造价低的仅百万元,高的也不过300万元。但收购中出售者纷纷抬价,不少在出售时“增值”100%以上。有一处加油站开价高达4000万元,令石油国企进退两难。不过,对石油国企潜在威胁最大的,不是已松口谈判的加油站,而是死活不肯“加盟”的加油站以及虽已“加盟”但绝口不谈出售股权的“盟友”。

  上海地区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加油网点有近800个,其中由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或中油集团燕浦工贸全资建立、控股或参股的站点仅500个,“加盟”的约250个,余下的50个加油网点便是“单干户”。这些“单干户”有的规模甚小,够不上称“站”,但设点占地,又有一定背景支持,是外国公司投资、收编、扩展的首要目标。眼下虽然尚无公然“违规”同外方合资经营的,但已有好几处暗暗收下外方的“广告费”,用外国公司品牌“包装”所在网点。

  大收购是否影响油价

  外资进入加油站,将挤占石油国企在石油终端市场的占有份额,石油国企将受到竞争压力。那么,对老百姓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石化上海分公司发言人认为,外资加油站可能搞低价促销,但不可能冒着被罚“红牌”的风险违规倾销,因此不会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竞争的重点将是服务,目前中石化加油站大张旗鼓地搞服务达标,目标就是应对外资加油站的服务竞争。

  中油集团有关人士称,外资如果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成品油的零售价格将同国际市场油价的走势贴得更近,国际市场的行情对上海寻常百姓的影响将更加直接、具体。

  壳牌集团中国公司油站部负责人则表示,外资进入加油站将引发新一轮竞争,但规范的市场竞争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样的产品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消费者肯定是受益者。

  加油站发展方向:综业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宁宁博士认为,大量收购加油站成功的可能性有待商榷。加油站的发展方向是综业化。

  国外石油公司建设加油站的通常模式是全资或控股经营交通干线、黄金地段上的主要加油站,对“社会办”加油站并未过多兼并,而是采取“特许销售”方式,提供机器,统一价格和服务标准,让零售商买本公司的成品油。这些零售商一般都弃离“专业化”单纯售油的老框框,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综业化”经营。

  在美国,交通干线上的加油站都可购物,甚至可以提供停车点和食宿。国内加油站的劳务成本据说超过9%,而国外仅5%,国内加油站要投入管理费和销售费用6元,才能获得1元净利润,而国外仅投入0.7元。这个差距,同加油站的市场化和综业化大有关系。

  目前,上海地区的加油站大多数都提供洗车服务和润滑油零售。中石化上海分公司下属点还开始建设茶水站、司机休息室和“星级厕所”。如果有关方面“开绿灯”,市区加油站附设“日夜商店”,郊区加油站附设“汽车旅馆”,不但便民,营运收入可望大大提高。本报记者殷正明9月中旬,中国石油国企两巨头之一的中石化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签署计划,在江苏建立一个由中石化控股的合资企业,收购当地500个加油站。这种中外石油公司联手收购加油站的事例先前并不多见。

  8月底,一家曾被外国石油公司出资120万元、用外国品牌“包装”的位于上海郊区的加油站,脱下“洋装”,正式被石油国企的另一巨头———中油集团收编。实施收购者称,这是石油国企同外国石油公司在上海市场首次短兵相接。

  4个月前,中石化的上海分公司以2812万元的巨款,购入一处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加油站75%的股份,揭开了沪上加油站大收购的序幕。加油站是石油进入市场的最后关口,抢占加油站,扩大终端零售市场是大型石油公司最终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两大国家石油公司清楚,加油站就是生命线,如果外国石油公司控制了国内石油终端市场,处于上游的中国油田和炼油企业将受到挑战。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外石油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在国内市场展开全面竞争,当然也包括基于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眼下打响的只不过是前哨战。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英国政府下令石油公司向加油站供油 (2000/09/14 00:53)
大陆石油公司竞相赴海外上市 (2000/06/16 13:23)
加油站行业并购风刮向西部 (2000/09/18 14:37)
中石油和中石化加油站收购战握手言和 (2000/08/10 10:23)
 新浪推荐
奥运专题:陶璐娜为中国射落首金
奥运专题:中美女足大战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音像世界》杂志第8期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