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综合国力哪个算数 中国实力究竟如何

2000年09月18日 08:25  北京青年报 

  9月6日,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的总体排名由1999年的32位下降为41位;

  8月初,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推出综合国力评估系统(第一期工程)研究报告,在先期完成的对美、日、中、俄、德、法、英七国的评估中,中国综合国力值居七国之末,约为美国的1/4,法国的1/2,俄罗斯的2/3;

  4月19日,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发表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国内地的总体排名由去年的29位下降为31位。

  虽然这些数字远不如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一样令人关注,但在“全球化”、“国际化”充塞视听的今天我们仍不免心中忐忑:飘忽的名次究竟代表着什么?

  综合国力并非竞争力

  按照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小国可能比大国更有竞争力,“穷国”可能比“富国”

  更有竞争力,这与我们的直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涉足中国的竞争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廓清两个概念: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

  这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评估报告在开宗明义时对综合国力的概括。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战略性指标,几十年来各国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索。

  1965年,原联邦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亚琛技术大学第一物理学院院长威廉·富克斯发表《国力方程》一书,他认为,国家力量的发展工程类似于自然过程和生物过程。从生物的发展过程看,某一物种中的一小部分将首先在它们被引进并成长的新文化中按指数增长率增长,但当它们的总数达到了特定的资源可以维持的长期限度(即饱和限度)时,这种增长将下降。国家力量的发展也是如此。

  以这个理论为依据,富克斯选取钢产量、能源产量和人口数量为变量计算国家力量指数。

  70年代以来,时任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的克莱因提出如下对国家权力加以综合估量的公式Pp=(C+E+M)×(S+W)。其中,Pp为确认的国力,C为基础实体,E为经济能力,M为军事能力,S为战略意图,W代表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显然,克莱因把决定国力的众多要素简化概括为五种基本的、稳定的和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每个要素,克莱因又把它细化为若干指标,以打分的方式给予量化。克莱因方程标志着国力研究由定性分析转入定量研究阶段。

  1987年,日本经济企划厅计划局委托日本综合研究所进行综合国力的基础调查。

  日本提出的由国际贡献能力、国际生存能力和国际强制能力构筑的综合国力概念,使用了15个构成要素,拟定了评价指标108个,实际选入的指标近70个。日本综合研究所对不同职业的800名人士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日本的综合国力》一书。

  从总的分析框架来看,此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评估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调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于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系统分析方法。评价中涉及经济、军事、科教、资源、政治、社会、国际影响等七个领域。

  无论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GlobalCompetitiveness)”,还是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国际竞争力(WorldCompetitiveness)”,其实指的是同一种东西: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它包括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和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两个方面,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后者,即探讨外部环境或经济体制对一国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程度。因此从本质上说,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IMD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并出版年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WEF合作直至1995年后者自立门户。中国内地从1994年起进入IMD年度报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周方银先生认为,比较而言,综合国力评价主要是对现实实力和影响力的评价,它以硬指标即统计数据为主,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更多依赖于软性因素和指标。此外,军事因素在国际竞争力评价中是完全不考虑的,一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总体科技水平、总体军事实力、资源的丰缺程度都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WEF最新公布的排序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新加坡和卢森堡,芬兰和瑞士也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十位,这在综合国力评价及排序中是不可想象的。

  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如何确定中国的位置

  指标体系涵盖得是否全面、层次机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好坏。

  IMD的指标体系包括国内经济、国际化、政府、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八个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中分别包含25个至46个指标,共计290个指标。

  在通过这些指标为4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和排序时,IMD使用两类数据,其中2/3是硬数据---来自国际组织、地区性组织、各国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或其他组织的统计数据。IMD拥有一个由34家合作学院组成的独特的网络,可以帮助它搜集到所在国的最新资料。在中国,IMD也有它的合作伙伴,关于中国的数据就源于此。

  另外1/3数据是调查数据,也就是我们说的软数据,它是根据IMD进行的关于竞争力的年度调查统计而来。IMD把有110项条目的问卷发给4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请他们评估他们的企业当前所处的竞争环境和他们所希望的环境。

  答卷人只针对自己的国家回答。今年的调查数据是根据2000年3月答完并交回的3263位管理人员的问卷采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得出的。所谓“德尔菲法”,是依靠某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了一定客观情况和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对询问的项目进行数轮评分,根据评分进行数理统计得出结果的评价和预测方法。1987年日本进行综合国力调查时也采用这个方法。

  问卷中的110个问题都作为独立的指标计入排序,但硬指标中只有139个计入,其余的41个作为有价值的背景资料写入年鉴,但不用于排序。为控制调查数据可能具有的随意性,IMD将硬数据的权重设为1,调查数据的权重设为0.64。IMD表示,这样的平衡关系可能像任何其他权重方式一样有些武断,但从1994年起一直应用这个比例,因此评估结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是有保障的。

  世界经济论坛怎样为中国排位

  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估59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强弱,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报告中将“全球竞争力排名”改称“全球增长竞争力排名”,并另外设立了“目前竞争力指数排名”,以反映各经济体持久性生产力水平的强弱。

  WEF与IMD分道扬镳后1996年起独立做《全球竞争力报告》,其研究方法与IMD近似,但WEF更加重视软指标的应用。

  《全球竞争力报告》同样分八个部分:开放度、政府、金融、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劳动力和制度。WEF全球工业中心助理BradRyder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报告中的硬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和其他机构,软数据则从调查中收集统计。在中国,WEF问卷调查了100多位工商业经营者,其中大多数是中国人,问他们对中国企业环境的看法。据了解,WEF向全球58个经济体的4000多名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进行调查。

  BradRyder先生说,在开放度、政府、金融、劳动力部分,硬数据与软数据的比例为3/4:1/4;基础设施和技术部分比例为1/4:3/4;管理和制度部分则全部采用软数据。因此他对调查的作用推崇备至:“调查对报告的贡献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调查,量化对经济增长有贡献的因素是不可能的,就无法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经济管理技巧和制度力度的统计数字。而那些在一国从事工商业的人正处于可以提供关于企业环境的有价值信息的独特地位。”

  不少人担心软数据不如硬数据靠得住,正在做竞争力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博士生汪涛说:“刚开始时我们也不习惯用软指标,觉得抓不住。其实硬指标是显性的,它只代表过去和现在,软指标是内在的东西,更具有前瞻性,个性化信息保留较多,对未来的把握远比硬指标好。”IMD则认为,用这两类数据得出的竞争力既是标准化的又是感性的。

  其实WEF对软数据权重的处理要比这组数字复杂得多,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尽可能地考虑了结果的可靠性。

  -从世界排名中学什么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竞争力报告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特性,分辨它们是属于经济即将快速扩展的革新者或接受者,还是属于同科技完全脱节的一群经济体。”

  在把各经济体分成三六九等、弄得名次不高的人们心里起急之后,评估报告像一本本脉案,或简或繁、或疏或密地妄图帮人找出病根儿。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分析,假设美国综合国力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在中国综合国力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6%、5%的情况下,中国要达到美国同期综合国力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36年、47年和70年。在同样条件下,中国要达到现在综合国力排名第三的法国同期综合国力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8年、23年、35年。从中长期来看,要始终保持综合国力的较高增长率很难,但在中国综合国力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法国为3%的情况下,中国用35年时间就可以达到其同期水平,这一前景应该说是比较乐观的。

  但从另一方面讲,即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美国为3%,虽然两者的相对差距逐年减小,但它们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逐渐增大的,这种绝对差距从第15年开始才逐渐减小。从这种意义上说,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认识和估计不能够太乐观。据了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明年将完成对包括意大利、印度、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韩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评估,那时中国的排名会更客观、更有意义。

  每当世界排名结果公布,政府官员、记者和普通百姓提出的共同问题是:“我们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排名?”IMD为此提供一个“竞争力模拟”---去掉一个国家最弱的20个分值,代之以该指标的平均分,然后重新计算这个国家的排名。

  在模拟中,IMD把一个国家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可耕地面积等排除在外。以其他国家保持不变为前提,该模拟显示如果政府致力于提高最弱的20个指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的工具。

  此外,今年IMD在年鉴中增加了两个的新内容,一项是“2000年的挑战”---请与之合作的34家院校、机构分别列出5个本国面临的竞争力挑战,另一项是“国家力量”,突出每个国家得分最高的20个指标,即这个国家的优势。

  评估报告之所以值得尊敬,还在于能在浑身不舒服中找出主要病症,这可能就是“量化”的妙处。从2000年IMD的竞争力年鉴看,国内经济的单项排名从1999年第6位降到第18位,金融从第36位降到42位,国际化从18位降到35位。进一步分析各项指标,还会有资本市场的排名从1999年第32位蹿升至2000年第四位这样的惊喜。一是一,二是二,拎清了不少支支吾吾说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竞争力报告本身也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教材。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博士汪涛认为,如果把国内的竞争力研究工作分为学习、研究、创新三个阶段,现在则处于对IMD和WEF的报告的研究阶段,而这个阶段会比较漫长。例如,作为有53年历史的管理学院,IMD在报告中比较重视管理,这是我们在宏观研究中常常忽略的角度。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研究组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从1996年起推出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可以算做在IMD和WEF报告基础上学习、提高的成果。

  -文/本报记者甄蓁

  另一场奥运

  悉尼激战正酣。

  我们把关注的目光转向日内瓦。

  在国际竞争力世界体系标准下,通过数百个统计描述和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可以揭示中国的优势,找到各方面的差距,并运用规范的市场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无论在宏观管理还是在微观管理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中国的竞争力,便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国际经济的竞技场上,实力的比拼只会比奥运会更残酷。软科学家游光荣认为,如果将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个别新兴工业化国家视为竞争力的“第一集团”,中国的竞争力应排在“第二集团”前列,换言之,中国近期要将竞争力提高到世界前20名之内,下世纪初到2020年进入中上游,21世纪中期进入前十名。

  面对挑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综合集成能力便显得十分必要了。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乃是当务之急。

  时不我待。(文/玉晨)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快报头版就记者被跨省刑拘事件发声明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