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手机应像家电一样实行“三包”

2000年09月16日 15:44  深圳商报 

  花几千元买来的手机,用不了几天就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商家只负责维修不能退换,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不能接受此种做法,相关部门接到这方面的投诉越来越多。手机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而现有的法规中只有家电才实行“三包”,什么时候手机也能像家电一样实行“三包”呢?

  投诉篇

  通话过程机体发烫

  观澜的汪俊鑫先生向本报记者投诉:8月20日,他在东门路1007号电信大厦1楼集兴通讯专卖柜台购买手机一部,由于是外地户口,8月26日才入网广东全球通。使用的第二天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通话过程中,只要通话时间超过8分钟,铝合金的手机外壳就发烫,像被烤过似的,尤其是机壳天线附近温度很高。这种现象刚开始时,汪先生并不太在意,谁知过了几天,到了9月3日上午,手机在待机状态中,就无缘无故自动关机,任你怎么开也开不了。汪先生只好拿着花了2200元买来的手机再次找到专卖柜台要求换机。可柜台小姐说,对方购买的手机已经超过了一个星期不能退换,只能维修,汪先生只好将手机留下。

  保修单条款不遵守

  任娟小姐于今年6月27日下午在华强北大百汇国际商业城一楼集兴通讯专卖柜购买一部手机。一个多月后,8月7日手机突然毫无信号,当天下午任小姐就将手机送到集兴公司,经检测是机体自身质量问题。任小姐要求换一部以便应付其繁忙的业务联系,遭拒绝,只得维修。维修期间,任小姐多次督促,希望尽快拿到手机,但销售处总是推至维修处,维修处又推至厂家。时至今日,维修时间已长达30多天,对方的“协议保修单”上明文标出,维修的故障手机,公司保证用户在1至20天内取回手机。任小姐认为,有了保修单和规定,不遵守也是白搭。

  争执篇

  消费者:有问题商家应退换

  投诉的消费者普遍认为,几千元的手机,修来修去,没见修好,事实上有些手机根本就修不好,即使修好,谁又能保证零件都是新的呢?难道消费者买的手机就一直这样修下去?任小姐更是说,她买手机是做业务用的,数桩业务联络因此受阻,造成几十万元的损失,任小姐要求对方赔偿其损失,维护消费者权益。

  经销商:只修不换已成行规

  记者先后与华强北大百汇营业厅集兴通讯专卖柜、东门路1007号电信大厦集兴通讯专卖柜有关人员取得了联系,对方一致认为,如手机外表完整、无刮花、无痕迹、包装盒无破损,购买在一星期内有质量问题,可以包换;超过一个星期有质量问题,不包换,但负责免费测试和保修一年。凡属保修的故障手机,一般在1至20天内可取。集兴公司总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作为经销商来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换不换,生产厂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目前的这种规定事实上是商家与厂家共同协商的结果。现在整个深圳市的手机行业都是这种情况,超过一个星期只给维修,不给退换,这差不多已经是一种行规。

  建议篇

  市消委会:呼吁立法实行三包

  深圳市消委会的熊汉东先生告诉记者,近来手机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全市日均约七八宗以上。投诉的内容包括信号问题、显示屏问题、电池充电不上、待机时间短,甚至出现水货,比如一些根本就不能在内地使用的手机也流入到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然而,手机作为大件消费物品,价格高,在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以往只有对家电进行了明文规定,商家必须实行“三包”。但对手机问题,至今却没有明确的法规,一旦手机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就有可能推来推去,像手机(另外还有电脑、汽车)老是维修,有些修也修不好,到头来,吃亏的是消费者,管理部门也感到棘手。

  借鉴篇

  香港、美国:售后服务更周到

  记者通过网上查询和电话采访,发现“爱立信[微博]手机”和“摩托罗拉[微博]手机”在香港和美国的售后服务与我们这里的情形不一样。在香港,“爱立信手机”维修部的接线小姐非常耐心地告诉记者,如果经过检测,手机底版出现质量问题,一年之内可以换机,超过一年,负责维修。摩托罗拉手机则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同的保修期,经过维修,实在维修不好的,可以换机。(本报记者王美华 实习生熊辉)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快报头版就记者被跨省刑拘事件发声明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