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透视观察 > 焦点透视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热点分析: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9月13日 13:37 中国经济时报

  8月下旬以来,沪深股市连续出现两次高台“跳水”,上证指数一度在6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70多点。行情的突变使市场信心明显倒向“看空”的一边,较为“乐观”的投资者也认为沪市大盘起码调整至1850点附近。

  本次调整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一方面,利空传闻不断。国有股流通和二板市场即将设立的传闻,使大部分投资者感觉市场将面临扩容和资金分流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国企大盘股获利回吐。这次指数下调时的明显特点是指标股受到打压,申能股份尽管中报业绩同比增长1.52倍,但股价在调整中由22元左右急跌至18元多。上海汽车原水股份杭钢股份上海石化等国企大盘股均被明显打压,跌幅大于指数的下跌。国企大盘股是沪市大盘攻克“5·19”高点后冲刺2000点的领头羊,此次调整虽有刻意打压的痕迹,但也可视作是一种获利回吐。由于个股所占指数权重的关系,国企大盘股的下跌对大盘形成较大的杀伤力。

  今年的牛市行情由网络科技股、国企大盘股,炒作到 2000点上方热门的资产重组股,就像接力棒似的,使指数在投资者对热门板块的切换捕捉中保持慢中攀升。如今在个股庄家获利丰厚且大盘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找不到市场认可的新热点,自然极容易因消息面的朦胧利空而引发快速下跌。 9月7日和8日小幅反弹时成交量萎缩,同样是因为盘内缺乏可持续的板块热点,大部分场外资金仍处于观望之中。

  沪市大盘是否会在 2100点附近构筑“双头”,暂时改变持续8个月的牛市格局呢?对此,投资者需作一番冷静的分析。首先,应看导致此次调整的消息面“利空”究竟有多大。一是国有股配售流通的市场影响。年内极可能进行第二批试点,但管理层已多次表态将以不对二级市场构成冲击为前提,并考虑采取与去年首次试点时完全不同的做法。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前不久在沪透露,国有股流通可能采取类似香港盈富基金的做法。

  种种迹象表明,国有股流通的方案虽未确定,但变现的资金将不会像去年那样一次性地全部抽离出市场。国有股变现若与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和社保基金的入市相结合,就等于引入新的投资者和资金来“接盘”。如果把变现的资金留相当部分在市场内投资的话,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国有股变现将循序渐进地实施,且市场长期视其为利空,一旦变现方案公布的话,反倒会使市场化乌云为晴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有股流通问题是困扰股市发展的长期利空,解决问题等于消除市场发展的后顾之忧,股市的发展从此将更为健康。

  二是二板市场设立的影响。目前有关二板市场的最新传闻称,年内即将在深圳推出。二板市场具有全流通股、不设涨跌幅限制、小盘股等优势,推出后自然会吸引相当数量的资金介入。但必须看到的是,二板市场对主板市场资金的分流将是十分有限的。主板市场肩负着为国有企业融资的重任,管理层在发展二板市场时,不可能牺牲主板市场,必然以确保主板市场繁荣为大前提。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从没有因为设立二板市场而搞垮主板市场的先例。二板市场上的公司设立将是有节奏的,且全部是中小企业,以证券市场现有的资金量来迎接二板市场,就似把一盆水倒入一只杯内,绰绰有余。

  国有股变现和二板市场设立,归根结底是对资金面的考验。有专家预测,按照中国证监会副秘书长金颖宣布的最新发展计划,5年后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可能超过 3000亿元。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将为股市的发展引入新的资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的入市步伐会因此加快。开放式基金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使得市场未来的扩容有资金供给保障。同时,从现有封闭式基金的资产结构来看,资金也是较为宽裕的。据业内人士称,封闭式基金从今年五、六月份起普遍在减持股票,若扣除认购的新股,有多家持仓比例只有五成。可以说,市场目前并不缺资金,关键是大部分资金仍在等待恰当的入市时机。

  撇开市场因素,支撑股市中长期走牛的是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的良好预期。今年国民经济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下,已在上半年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与此同时,石油、钢铁、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产品价格的回升,使今年中报工业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比增长 20.61%,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增长 24.56%,建材类上市公司增长约 25%。宏观经济好转的效应,将在下半年更充分地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上半年 102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1.05%,预计全年效益显著增长的局面是可以预期的。

  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十分重要的是树立信心。平安证券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本次下跌是由误解造成的“市场心理传染”在不常见而真实的慢牛市道中,投资者容易滋生对牛市的怀疑。此次下跌反映出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市场投资者心理是十分脆弱的。

  牛市格局不会轻易改变。管理层已着手引入开放式基金和社保基金,这些资金的入市将改变投资者结构,更为注重中长期投资。中小投资者应该对眼前的牛市行情树立信心,多些战略投资的思维,少些短线投机和浮躁心态,只有这样才克服“赚指数、不赚钱的缺憾。(本报记者张炜)


所属专题:大跳水后大盘如何走?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周评:慢涨快跌是大牛市行情的重要特征 (2000/09/09 08:45)
热点聚焦:2000年 将牛市进行到底! (2000/09/08 09:55)
盘前评析:牛市也要歇口气 (2000/09/07 09:10)
股民心态分析:大牛市为何不赚钱 (2000/09/03 09:03)
周评:8个月的牛市暂时止步? (2000/09/02 15:40)
成都记者暗访牛市口:按摩女沿街招摇 (2000/08/30 09:45)
周评:绩优股指引牛市方向 (2000/08/27 13:38)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音像世界》杂志第8期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