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国内财经 > 国内快讯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专家谈中国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9月08日 09:05 中新社

  金融改革已“滞后”于中国总体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目前已成为一个牵动总体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王松奇今天接受记者采访谈及中国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时作如上表示。

  王松奇说,中国选择了渐进方式的改革模式,二十一年来,取得了年均经济增长超过百分之九的骄人业绩,实现了由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初步转变,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发生了种种深刻变化。但是,由于体制摩擦、政策失误及微观信用基础薄弱等原因,国民经济运行中也积累着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

  据王松奇的估计,系统或全局性金融风险,目前主要集聚在两个领域:一是A股股票市场;二是拥有大量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在金融风险因素中,与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相比,股市所蕴含的全局性金融风险只能退居次要地位。

  现在,中国的金融改革已“滞后”于总体经济改革。王松奇说,如果将制度性因素作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或者说中国的系统或全局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那么,这种系统或全局性金融风险的化解也只能靠加速改革、深化改革来解决。金融改革目前已成为一个牵动总体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重建对于将面对WTO冲击的中国经济全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只能以自由、开放、高效、安全为战略目标,并引入WTO冲击这个重要的外生变量,确定积极的阶段性改革策略。他建议:

  第一,三年内尽快完成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根据FSA的基本原则及其他相关国际金融监管文件,立足中国国情,着手完善和修订金融管理法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金融管理者的聘任及选拔制度;对目前的金融财政监管方式实行彻底改革;对目前的金融财政监管方式实行彻底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步伐;按照“实存资金、适时清算”的方针将现有的低效多重联行制度改造成为由中央银行统一进行的大、小额清算支付体系;加速商业票据市场建设,转换货币政策工具的依赖重点,充分运用贴现手段解决目前的货币政策扩张无力问题;在积极筹备二板股票市场的同时,对已关闭的二十六个场外交易中心进行调查审核,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全国重开八至十个场外交易市场,使之能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创业资本撤出及企业坐标评估等服务,允许保险业进行自主产品创新和多元化投资,特别应鼓励寿险机构从事有利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产品创新。

  第二,在五年时间内完成或实施: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造;对中小型金融机构实施重组、联合或兼并性调整;逐步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使中国的金融不仅对外开放而且还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能为广大农民提供融资服务的、真正的合作金融体制;重新构建微观信用基础,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监管中的作用;改变现行三权分立式金融监管模式,使中央银行成为独立于政府的最高金融监管当局,证券和保险监管或附属于中央银行,或社会中介化。

  第三,力争在十年时间内创造条件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稳健地向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过渡,使中国成为一个高度金融开放的国家。(完)(中新社记者 王晓晖)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温家宝指出,供销合作社要妥善化解金融风险 (2000/09/06 07:26)
四川省工商局提醒投资者防范金融风险 (2000/04/27 10:34)
朱总理提出防范金融风险五点建议 (2000/04/21 08:57)
广东省政府借资380亿化解金融风险 (2000/01/25 16:10)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音像世界》杂志第8期
2000高考专栏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