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存贷款利率放开 银行会打价格战吗?

2000年09月07日 10:05  中国青年报 

  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各界普遍认为,这是我国金融业向利率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英国《金融时报》当日就在其电子版上发出了中国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部分放开外币存款利率的消息。该报报道称,“从政策角度看,外币利率自由化被视为朝着完全放开利率的渐进过程中的第一步”。他们引述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今年7月份的一次讲话,“今后3年内将放宽利率管制,允许市场制定大多数存贷款利率”。

  中国的消费者都很熟悉,每当政府放开一个领域的价格政策,接踵而至的,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一场价格大战。银行的利率,说到家就是资金的价格。利率一放开,银行获得了一定的“商品定价权”,他们也会像彩电、汽车等行业那样,互相打起来吗?

  从道理上讲,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既然“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那么,今后企业如果借外汇,当然就可以货比三家,哪家银行要的利息低跟哪家借了。反过来讲,过去银行之间竞争,除了服务态度等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强有力手段。现在他们手里有了曾经在彩电、汽车等行业屡试不爽的竞争武器———价格,怎么可能忍住不用?

  存款竞争的道理也是一样。过去,企业出口创了汇,存到哪家银行都是同样的利息,最多逢年过节从银行赚顿酒喝。现在,只要你手里有3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银子,就可以稳稳地在办公室坐着,等一家家的银行排着队上门求储了。也就是说,您手里这笔外汇,已经完全跟集市上的猪肉白菜是一个性质了———“月息五厘您卖不卖?”“不卖,您再升升。”“五厘五?”旁边一个买家插嘴:“我出五厘六!”好,成交!

  这是我们理想中的资金市场状况,眼前一下子还不可能完全做到。中国银行总行综合处的宗良处长9月6日向本报记者介绍说,放开外币利率,肯定将推动金融机构在外汇业务领域的竞争,尤其是一些手头有大额外汇的客户,会“货比三家”,把外汇存在利率相对优惠的银行,但商业银行间存款利率恶性竞争的局面不会出现。

  他解释说,各家商业银行用什么利率吸收存款,用什么利率贷出款项,与银行的收益息息相关。银行要进行严格的核算,控制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限,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不过,类似银行家这样的话,我们早已不知从彩电企业、汽车企业、空调企业、PC企业、旅游企业那儿听过多少遍了。他们都说“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但还不是照样一边吐血一边死掐?特别是对于银行业来说,“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比起其他行业来只高不低,为了留住大客户,难说银行的价格许诺一定不会冲破盈亏线。

  但宗处长的分析也有道理。他指出,目前,客户企业在外汇贷款方面十分谨慎,许多企业怕承担人民币贬值的风险,不贷或尽可能少贷外汇,从而造成外汇贷款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在吸收存款时给付了高额利率,又不能以很好的价格贷出,势必造成经营亏损。

  宗处长判断,利率放开以后,竞争是必然的,但会在正常的经营范围之内。另外,还有银行同业协会的监管,竞争不会没有限制。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