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观点分析 > 经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分析:上市公司触网三大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9月04日 13:59 IT经理世界

  上市公司触网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今年二三月份是触网的高潮,而且触网必涨,股价一飞冲天。但随着纳斯达克市场和中国网络股的暴跌,很少再有公司宣布触网。网易和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伊始即惨跌超过60%的遭遇,更让投资者对触网的上市公司前景疑虑重重。

  ----上市公司究竟有没有必要触网?应该如何触网?网络股市场门前冷落鞍马稀之际,再来反思这些问题,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时候了。

  神话尚未出现

  ----互联网的光明前景无须置疑,只是大多数从业者还没有找到盈利途径,仍在苦苦探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每个新行业的出现都造就了一个个神话。如电视机行业造就的长虹和康佳、冰箱空调行业造就的海尔和科龙、计算机行业造就的联想和方正、通讯行业造就的华为和中兴通讯、软件行业造就的东大阿尔派和托普。这些公司在短短数年内,以惊人的速度为国家、股东和经营者创造了巨额财富。而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谁?

  ----新浪、网易、搜狐这些目前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公司毕竟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下当然要有更大的冰山基础来支撑它们,这些才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真正英雄还没有出现,这就值得占尽优势的上市公司去拼搏。

  ----资源是有限的,高速增长的互联网产业需要同样规模的人才、资金、市场需求等资源来支撑,此消彼长,其它产业占有的资源就会逐渐被侵蚀。所以,传统产业想置身于互联网之外是不可能的。不进则退,再退下去就会被淘汰。上市公司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触网战略。

  前车之鉴

  ----从年初波涛澎湃、后来平静如镜、现在小溪潺潺的触网消息公布速度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是抱着“搭最后一班车”的心理触网的。众多上市公司惟恐错过了21世纪最大的发财机会,怀揣着成为中国雅虎、亚马逊的梦想,以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代价争相触网。尘埃落定,才想起“欲速则不达”的古训。

  ----误区一画地为牢:----目前上市公司触网大多局限于ICP和电子商务等“.COM”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7月底,已经公布触网的170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家的投资领域是ICP和电子商务,占总数的59%。这类“.COM”公司由于所处行业壁垒太低,无序竞争导致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产生销售额,只有凭借所谓“注意力经济”客串一个媒体的角色,主要依靠广告费维持生存。

  ----总的感觉是,目前上市公司实际上是把“.COM”公司当作所谓的“第四媒体”外加杂货店来经营,这应该只是发展初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虽然是这些“.COM”公司的未来,但是上市公司面临着证券市场半年一次财务报告的压力,股东们可不愿意去走这些曲折的道路。

  ----其实互联网的天地非常广阔,上市公司触网大可不必画地为牢。笔者将互联网产业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分别为基础层、服务层和终端层。层次的划分是以网络产业中各类型公司协作关系的顺序为依据的。

  ----基础层网络公司提供网络设备、操作软件、通信环境、接入服务等网络产业运营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服务层网络公司提供顾问咨询、市场调查、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服务;终端层网络公司提供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包括个人和企业。图一为网络产业三个层次之间以及与消费者、资本市场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服务流量,虚线表示资本流量。

  ----从该图可以看出,网络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循环体。在这个循环体中循环的流量有两种,一种是服务流量,一种是资本流量。服务流量包括硬件、软件、信息服务等,以基础层为起点,以终端层和服务层为途径,以最终消费者为终点。资本流量表现为有价证券和风险投资,以最终消费者为起点,以资本市场为途径,以网络公司为终点。

  ----一方面,网络产业提供的丰富信息和服务通过三个层次到达最终消费者,提高了最终消费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最终消费者通过购买网络股股票,活跃了资本市场,带动了大量风险投资资金投入网络产业,为网络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从而使网络产业能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正因为网络产业有这个完整的循环体系,才能在一片质疑声中飞速壮大。所以,对网络产业已经没有必要再去争论是否“泡沫经济”了,而是要争论如何使这个循环能良性发展。

  ----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触网项目实际上都挤在终端层里,而对基础层和服务层却涉足不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终端层壁垒较低,数百万元就可以在几天内成立一个公司。二是国内媒体出于新闻性和可读性,对互联网宣传较多的是雅虎和亚马逊这些类似“空手套白狼”的企业,而对基础层和服务层宣传较少。三是出于传统的分类方法,许多人把基础层、服务层的企业仍然列为通讯业、计算机业或软件业,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投资思路。思科(CISCO)是公认的互联网产业的最大赢家,但是华尔街却仍有许多投资银行认为思科是通讯股。

  ----所以,上市公司必须跳出这个误区,凡是以互联网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行业都可以作为触网领域。

  ----误区二盲目抢先:----在“搭最后一班车”的心理因素下,只要沾个“网”字,一些上市公司就毫不迟疑地撒出大把钞票。等头脑冷静下来,才发现当初的凤凰怎么变成了母鸡。从目前的情况看,120家投资“.COM”公司的上市公司至少有一半会有这样的感觉。按照每家3000万元的平均投资规模估算,大约18亿元的资金浪费在这些母鸡身上。还有一些人借助网络股风行之时,临时拼凑起一个烂摊子,然后转手高价卖给对互联网还不熟悉的上市公司。如果不擦亮眼睛,很可能就掉进各种陷阱。

  ----互联网虽然在华尔街已经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是互联网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经济中并没有“先来先得”的规矩,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后来者一样可以居上,而且后来者还可以坐享先行者的成功和失败经验。

  ----误区三人云亦云:----由于对互联网认知不够,一些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误区。表现在纳斯达克市场一走好,媒体的正面宣传文章一多,手上的项目就感觉是金娃娃;反之就觉得买了一个肥皂泡。投资方向上更是朝令夕改。某些上市公司干脆全面撒网,ICP、电子商务、有线电视,每样都投几千万元,自以为可以旱涝保收。

  ----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战略计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触网,触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上市公司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长远的触网战略。是只投资,或者只利用互联网提升自己的经营质量,还是全力向互联网转型?证券市场的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华尔街投资专家看走眼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如果上市公司已经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周密考虑,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触网计划,照着做就是了。

  ----误区四畏前顾后:----国内互联网产业流行所谓“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互联网经济定律”。后来发现有些夸张,就改为“只有第一、第二,没有第三、第四”。有些上市公司被这些“经济定律”吓着了。

  ----姑且不论这些“互联网经济定律”到底有什么经济学或者数学基础,也许这是目前的领先者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而使出的“障眼法”也说不定。50年代IBM刚开发出又笨又大的计算机时,美国媒体认为全世界只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新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华尔街又说加上中华网,中国有这两个中文门户已经足够了。

  ----互联网产业中同样有一个市场细分的问题。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行业发展初期很难考虑到这一点。一个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互联网的需求,所谓只有“第一、第二”或者“赢家通吃”的格局从来就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

  ----误区五生搬硬套:----上市公司作为中国各行业的佼佼者,在经营管理上都有比较成熟完善的思路和方法。但互联网是一个新事物,它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而且互动性很强。上市公司触网后的经营管理也应该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取得实效。

  ----有些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生搬硬套的误区,就是把自己过去在传统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全盘照搬过来。以组织体系为例,互联网行业的节奏非常快,要求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非常畅通,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都不会错过。所以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一般采用扁平式组织结构,尽量让每个员工都有与最高负责人沟通的机会。这也意味着每个管理者的直接管理人数必须尽可能增大。管理幅度的增大导致管理者的负担加重,他可能会抱怨因陷入日常事务而无暇思考战略问题,而更倾向于采取传统行业的管理方法。曾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抱怨说,公司的官太多,一个报告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到老总那里,等层层批文下发到手时,机会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经营思路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如传统行业的老总习惯了生产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产品,总觉得无形产品是虚的。其实对于互联网来说,无形产品如服务才是利润最丰厚的。用工业时代的思路和眼光来看信息时代的事情,好比是拿一张乾隆年间的老北京地图找酒店住,那能找到吗?

  触网的三个选择

  ----上市公司触网,首先要解决的是战略方向的选择,即上市公司触网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触网有三个可以选择的目的。

  ----一是投资型,即上市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资参股或控股一个互联网公司,通过参与来了解和学习互联网,最后通过股权转让收回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这是当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心态,但往往是只交学费、没有收益。

  ----二是升级型,即上市公司以主要经营业务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来提升经营质量和促进销售。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战略,上市公司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三是转移型,即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将原有资产全部剥离出去,注入互联网公司资产,实现全面转型。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战略。

  ----上市公司到底选择哪种战略方向,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如果目前所处行业仍有较大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而且企业本身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则考虑采用升级型触网战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联合采购和销售汽车配件、汽车,采购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这就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青岛海尔(600690)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产品销售。传统IT类上市公司,如通讯、计算机、软件等,升级型触网战略更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讯、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混合体,很难想象IT类公司如果不以互联网为未来发展方向,在将来还会有立足之地。

  ----如果目前所处行业有稳定收益,但是没有太大增长前景,则考虑采用投资型触网战略。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就非常适合投资型触网战略,现金较多,但是增长前景又不大,投资型触网可以分享收益,又能减少风险。广州控股(600098)介入宽带接入行业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目前所处行业的确没有太大发展前景,如冶金、零售、纺织等夕阳或微利行业,而且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都较差,很难熬过经济不景气阶段,那就考虑采用转移型触网战略。远洋渔业(600728)原是辽宁一家从事海洋捕捞的农业股,通过资产重组,注入广州新太科技的优质资产,成为一家互联网软件供应商。广州新太科技是一家为中国电信提供增值服务的企业,160/168智能查询系统、200长话系统等都是新太科技的杰作。

  ----综上所述,传统行业的绩优股和IT类上市公司适合升级型触网战略,能锦上添花;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适合投资型触网战略,可细水长流;微利行业或亏损行业的上市公司采用转移型触网战略,东山再起可能真的就成为现实。

  ----上市公司触网,无论如何都抢不到先了。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触网战略后,就要考虑天下唯我独有的问题,即经营特色。充分发掘自己的经营特色,小心绕过前人的误区,成功就不远了。至于股市的涨涨跌跌、舆论的喜喜悲悲,由它去吧。微软、美国在线、Dell这些公司早期无不被华尔街冷嘲热讽过。潮起又潮落,我路任我行。惟有如此,上市公司触网才能修得正果。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上市公司入市 出手不凡 (2000/08/21 10:51)
本周上市公司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2000/08/12 09:45)
增发新股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渠道” (2000/08/10 08:03)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新浪奥运情侣特使浮出水面
2000高考专栏
悉尼奥运神秘特使降临北京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