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透视观察 > 焦点透视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一个股民三年资金增值四十倍的故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9月01日 16:1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缘起

  我喜欢扑面而来的习习海风,喜欢斑斓的夜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养成了在晚饭后散步习惯。在散步的时候,我经常会与在酒店或者饭店上班的服务员擦身而过,也会碰到许多可能是做“特殊”工作的小姐。这时候,一个长期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又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这些能讲一口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小姐,比我呆在深圳时间要长,为什么只能挣到在饭店或酒店里看别人脸色替人端茶倒水的差事?而那些身材和相貌姣好的靓女,有的甚至比得上现在当红的影星和模特儿,为什么她们要靠出卖自己的青春和本能来养活自己?我又想起前几天中午,我到证券公司附近的女人世界买一点东西,在烈日下碰到了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她长着一双酷似赵薇会说话的水灵灵的大眼睛,手里拿着简历和招聘广告,大汗淋淋地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旁焦急的等待着绿灯放行……

  而我——一个20来岁,没有高学历(我是一个大专生),没有任何背景的女孩子,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在深圳这个新兴的移民城市站稳脚跟并迅速地倍增自己的资产,之后,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高兴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我想什么时候离开公司就什么时候离开公司,而不用担心被老板炒鱿鱼;我想什么时候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在我旅游的时候,我可以由着性子跟旅游团或不跟旅游团;想住什么样的酒店就住什么样的酒店……而我的同学到深圳,总会小心翼翼地对我提出来要住在我的家里,为的是节省那不多的出差补贴。

  我总在想上帝造了那么多的人,又给了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为什么却仍然有那么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从小我就觉得我来到这个生命和躯体里是有使命的。我从不认命,在艰难困苦中从不绝望,总会想尽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厄运。我不断挑战自生的极限,去争取人生的卓越。我想风吹过云飘过都会留下痕迹,保尔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比尔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我虽比不上他们,但是我想我在股市上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把自己的资金从1万多元增长到40多万的故事,或多或少能给在股市上浴血奋战的“市兵”朋友们一些启发吧。

  股票市场魅力无穷

  1996年7月我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我主修市场营销,在大学期间我又修到了公共关系学的文凭。在暑假期间,我曾经来过深圳,并幸运的遇到了一位从事中美文化交流的慈祥的美国学者。在我跟他谈过我的理想之后,他热情而诚恳地表示愿意担保我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对我说:“The only thing you can do for me is study hard and get high score in TOEFL!(你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并在托福考试中取得高分)”。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找工作,因为我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托福考试并且得到了纽约和加州几所著名高校的邀请函,校方表示愿意为我提供全额奖学金。不过,事情在我到深圳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由于我的担保人长年在中国工作,以至于他在美国的太太向他提出离婚。按照美国法律,他太太有权要求分割他一半的财产并按一定的数额领取赡养费。看见他焦头烂额样子,请他帮忙担保的事始终说不出口。没多久,离婚后伤心失意的他就离开了中国。当时美国校方也同意我自保,不过我得先预付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2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6万元左右。

  按当时的说法(十万贫困户,百万刚起步,千万不算富),在深圳,16万只是“贫困户”的级别。但是对于我——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来深圳的年轻女孩子来说,这16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我虽无可奈何也只好调整好心态,并很快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了工作。当时我想不管怎么样我一定到我最喜欢的学校去读我最喜欢的专业。但是我该怎样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挣到我所需要的学费呢?这确实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挣到16万元的学费;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在矛盾,如果我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赚到那么多钱的话,证明我把学校所学到的东西活学活用了——学经济的学生不就应当在经济上证明自己所学的东西是有用的吗?那我还有必要出国留学吗?显然目前关键问题不是讨论鸡蛋孵出小鸡小鸡长成大鸡后的价钱,而是要首先找到这只下蛋的母鸡。

  当时中国股市正牛气冲天,每天在证券登记公司门口排队等候办理股东卡的人长达好几条街。人们议论纷纷,都相信:97年是农历牛年加上香港回归,股票市场肯定还会更加牛!我的亲戚朋友同事在股票市场上尝到了甜头,也积极的鼓励我加入。当时我想:“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要靠我每月1000多块钱的工资,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挣到我的学费。

  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取出银行里仅有的10100块钱,在公元1996年11月18日成为了一个股民。我买的第一只股票是云南白药(0538)。这一天,我在9.78元和9.76元各入了500股,这只股票似乎也很善解人意:当天就涨到11元。看着不断上涨的股价,我当时觉得,没有什么比炒股票来钱更快的了。当我在11月20日以11.20元的价格抛出所有的股票时,我赚了1100多块钱,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11月21日我又以11.69元的价格买进了海虹控股(0530),一直持有到1997年3月20日以14元的价格抛出。我一边打工,一边炒股。偶尔也有被套的时候。好在有事情做,也不觉得难受。如果说我刚开始入市是盲目的,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有留意关于股票方面的书籍,在深圳,身边有很多炒股的亲戚朋友和同事,对于他们介绍的股票,我都会对它们进行分析,在通常情况下,我入市总是小心翼翼的。

  我一定要有一台自己专用的电脑

  虽然我在股市里赚的钱要比我打工所赚的钱多得多快得多,我却并没有因此而去做职业的股民。其一是,我觉得股市的风险太大,其二,是我觉得自己对股市的了解仍然相当肤浅。

  我不安份地打着工,在来深圳的头一年,我几乎两三个月会换一个公司:我做过外企连锁店管理人,三星级酒店的营销策划主任,大型超级市场的营销部经理......出国留学的念头仍时不时地会在我的脑海中闪过,但并不强烈。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对我来说才是最迫切的任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搬了8次家,每搬一次家,我的心就象被剜了一刀似的疼痛,特别是在雨天搬家,我一边流泪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会有一套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住宅再也不会象老鼠一样东搬西搬的了。我住过清水河、冬瓜岭,最远还住过龙岗。从我工作的振兴路到我在龙岗的宿舍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时,我坐在车上,看着繁华的街景,我想,我不久就会让这座城市意识到我的存在。

  我常常会在午休的时候到证券公司去看看行情,但是除了看大屏幕,要想看看技术图表可真是不容易。因为一大早就有散户将大厅里为数不多的几台电脑据为己用了。要想看一下自己的股票,得挤在人堆里,忍受着汗臭、狐臭、脚臭等各种怪味,还说尽好话、陪尽笑脸,碰到心肠好的,会象施舍什么似的给看一下;可是一旦碰到自私自利的,那么即使好话说尽,腿脖子站酸他也不会好心地让我看上一眼。那时我就强烈地感到,要炒好股票,必须要有一台随时可以让自己看到行情的电脑。

  一旦明确了方向,我就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发展。我有意识地接触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股评家,并抓紧业余的一切时间大量而广泛地阅读有关证券方面的书籍。虽然,凭良心说,股评家的水平良莠不齐,但是,在第一代股评家里,不乏技术功底非常扎实的人才。我跟他们中的一些人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们超前的思维模式,发奋向上的精神,以及充沛的精神体力,给了我深远的影响。

  两波行情

  实现资金二次翻番

  现在想想,其实我入市的时机并不好。形象一点说,我只不过咬住了大牛市牛尾上的最后一根牛毛。众所周知,1996年12月16日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当日大盘跌停,抛单堆积如山。一直到1997年2月20号,深沪两市大盘才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放量反转,只可惜这波行情结束得太快,5月13号因受处罚龙头股深发展等利空消息的影响,大盘一路盘跌,其间再无大行情。直到1999年5月19日井喷行情的出现,而这波行情就象疾风骤雨,来也汹汹去也匆匆,在6月30日便宣告结束。直到12月28号行情出现并延续至今。

  “519”行情到来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波大的行情。只是我在查询历史成交回报的时候发现,抛出股票不如持股赚钱。我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自己不赚钱,而去帮证券公司赚手续费。于是我便带着我的妈妈到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去旅游。结束旅游,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市值翻了两倍多。特别是川投控股(600674)、西藏矿业(0762)、中信国安(0839)等股票,在我这次资金翻番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尽管在六月底,我陪一位知名的女股评家到北京签名售书,大盘因受政策面的影响突然下跌,不过,当时我手中所持有的莱钢股份(600102)、一汽四环(600742)等,并没有太大地受到大盘走弱的影响。

  去年12月27号,我发现,鲁银投资(600784),在底部突然放出巨量。

  根据我的经验,大行情来临之前,总是以金融股的拉升开始(果然,大盘在第二天即12月28日确立升势),以科技股作为二氧化锰促使大盘快速上扬,接下来,用国企大盘股整固,最后仍以金融股的放量作为结束。所以,我隐隐约约地觉得,可能有一波大行情即将来临。我分批买入鲁银投资并一路持有。在今年的2月22日我又发现乐山电力(600644)在15号到17号,走出“黎明之星”或称“曙光初现”的K线组合,我重仓杀入,加之手中持有的莱钢股份,一汽四环,以及我后面发现的一系列强势股,将我的市值迅速推高到40多万。

  尾声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中国的股市不崩盘,或者尚未将自己的资金撤离股市,那么谁都不能说自己是最后的赢家。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描述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是想以“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与同我一样在股市里浴血奋战的“市兵”朋友们共勉。

  美国佛罗里达州宇航中心的铝合金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当我某次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立刻受到震动,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句话:"If we can dream it , we can do it."让我们都把这句话铭记在脑海中吧!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新浪奥运情侣特使浮出水面
2000高考专栏
悉尼奥运神秘特使降临北京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