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垄断价格大幅下调还有很大空间

2000年09月01日 09:55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普遍持乐观的看法,其中的一个根据就是,通货紧缩趋势开始缓解,物价走势止跌转升。你如何评价这种估计?

  杨帆:如果把通货紧缩理解为价格持续下降,那么可以说,通货紧缩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1994年以来,市场价格下降了25%,已经很难下降,但是要上升也很困难。以钢材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价格,以彩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价格,都因为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难以上升。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今年上半年与国际价格接轨,不能再上升;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棉花价格,都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果说大多数基础产品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那么就说明汇率可能是高估的,不贬值就难以摆脱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

  记者:最近价格问题为人们所关注,比如,彩电价格战。一些垄断行业的价格问题,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像汽车,电信等,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帆:垄断价格还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间。农村电价一度一元钱,农民如何使用家用电器?国际长途话费高于美国8倍,如何发展新经济?高价飞机票打击旅游。房地产和药品的中间环节和税费,占到成本的60-70%。至于汽车,则因为重复建设面临大降价大改组。垄断价格过高,减少了社会实际的货币总需求,居民支付了较高的垄断价格,就会减少一般消费,造成市场价格的下降。

  大幅度下调垄断价格,是摆脱通货紧缩,扩大居民需求的主要办法。我国出现生产过剩,供给超过了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家都呼吁,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这是一种永远不会有错,但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呼吁。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会继续扩大两极分化,居民收入的提高只是名义上的,实际收入和相对收入还可能降低。为什么不能以降低垄断价格的办法,来提高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让大多数人得到实惠呢?

  记者:靠降价启动内需?

  杨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反过来也调整供求关系,高价格抑制需求刺激供给,低价格抑制供给刺激需求。各种商品价格和数量互相影响的程度不同,价格弹性有高有低。我说的这几项,价格弹性都是高的(大于1),就是说,数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价格下调可以刺激居民大量增加购买,不仅是购买垄断产品本身,还会产生连带效应:农村电价的降低可以刺激农民购买家用电器,飞机票降价可以刺激旅游,住宅降价可以刺激家具和装修业,通讯费用的降低可以刺激信息产品的购买,从而全面启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我的结论是:中国进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通货紧缩型经济增长”时期,在通货紧缩中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大幅度降低垄断价格,更加会刺激经济增长。至于经济增长是否已经出现“拐点”,未来1年将是关键时期: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将逐月下降,净出口将下降。国内需求的上升取决于投资:政府投资的持续,效率的高低,民间投资是否能够跟进。

  记者:垄断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价格下调的阻力来自那里,是企业自身,是部门利益,是政府的不当管制,还是其他原因?

  杨帆:以部门利益进行解释是最自然的,但是难道政府管不了直属垄断部门的定价吗?更深一步的解释,是垄断价格的构成不合理,把应该由政府财政无偿投资的部分也打入成本,比如机场建设费,电话初装费,手机入网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配套费用,实际上是政府将自己应该担负的投资功能,打到价格中向消费者转嫁,等于强制消费者向这些行业投资,但是又没有承认购买者的产权。经济学家们不是要求“明晰产权”吗?首先应该为广大城乡居民争取产权的明晰。

  理论上的误导,是将市场经济的利润原则错误地引进基础部门,如果真的要求它们自负盈亏,那么动物园门票可能涨到100元,地铁门票涨到80元。基础部门大多数承担社会职能,为市场经济创造投资环境,不可能自负盈亏,而需要财政补贴。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偷漏税,政府没有能力以财政收入进行投资,就通过高价格实现积累和投资功能,这是基础部门和垄断部门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记者:对垄断价格太高的不满可以说由来以久,降起来看起来很难,那么,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

  杨帆:既然政府部门将投资功能向价格转嫁,造成了垄断价格居高不下,那么将投资的折旧部分从产品成本中剔除,价格自然会降下来。除去投资部分,还有许多收费项目,也应该清理。至于垄断资源所造成的“制度成本和腐败成本”,比如炒地皮,药品和工程回扣等等,更应该彻底清除。经济日报曾经刊登过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的文章,言北京市三环以内的地皮,已经炒到每平方米2500元,这是开发商拿到手的价格。药品价格中“制度性成本”竟然占到70%,包括各种税费,特别是医药合一的体制,政府和社会没有钱建设医院,由医院自己开药房,高价卖药来补偿医院的建设投资。我再引证最近一个材料:

  “电信、电力部门因垄断违法收费近50亿:1998年以来的两年内,电信行业向全国用户违法收取资费21.7亿元,电力行业违法收取27.4亿元。今年3月,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电力公司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检查的通知》,对1998年以来的电力价格进行检查。截止到5月底,从2637个单位查出价格违法金额27.4亿元,已实行经济制裁6718万元。”

  如果能够清除这些乱七八糟的成本,垄断价格下降50%,难道会有问题吗?

  记者:对电信收费过高的批评可以说是今年的一个热点。

  杨帆:我们可以举上网的例子,据国家计委秦海博士的计算,综合考虑每小时收费,上网速度等指标,中国的上网费是美国的一万多倍,这个估计可能偏高,但至少也有1千倍。而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有美国的5%。

  记者:刚才你讲到民航,这个问题十分突出,中国民航在机票要不要的打折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

  杨帆:我在许多会议发言和讲演中,都说可以在星期一到星期五,把旅游飞机票“打三折”,经常引起听众大笑。他们为什么笑?一是听了解气,二是感觉不可能,一笑了之。我国1997年以前飞机太少,票价急剧上升,1997年以后设立了28家航空公司,进口数百架大型民航客机,飞机又买多了,大幅度降价是必然的,以“打折”等形式已经降价30%-40%,但乘客并没有显著增加,民航收入反而下降,就是说价格没有弹性,于是民航又取消了打折,这等于宣布10年之内不让普通居民坐飞机,民航因此在1999年增收8亿,但是对旅游的影响可能有80亿或者数百亿,如果能够把旅游飞机票降低70%,并要求各单位安排倒休,家庭旅游几乎立即就能够发展,用不着什么“滞后期”。

  为什么必须把飞机票降低70%以上才能够启动旅游?因为旅游一般需要全家人去而不是一个人,飞机票贵了,居民承受不了。这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我国自1998年开始的需求主体的转换。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主体,第一是外国人(中国出口的需求方),第二是单位购买力,第三是富裕阶层,他们的购买力几乎饱和,而城镇居民买不起住宅和汽车,农村居民买不起家用电器和汽车,这是“总需求不足”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因此,“价格弹性”理论在中国不是失灵,而是有收入分配悬殊的特殊障碍,需要进一步大幅度降价,价格弹性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记者:有人建议,垄断行业可以通过上市把价格降下来,你认为这个建议可行吗?

  杨帆:垄断部门大幅度降价,一直到能够适应普通居民购买力为止,价格肯定大大低于成本,正常亏损部分,应该由政府财政补贴,整顿税收是根本措施。也可以将垄断部门改组合并后上市,以出售国家股份的钱,全部补贴价格损失,价格不就降下来了吗?在股份制改造中关键是改变体制。比如电力体制,目前是五大电力集团,7家独立省公司,七,八块独立电网的封闭运行模式。5大电网没有联网;区,省自求平衡导致严重的自我保护,市场分割和局部的高度垄断。审批制下的“高进高出,一厂一价”的电价政策,造成多种电价,差别过大,电价过高,应该尽可能联网。民航则应该将28个公司合并为3个。以后才能够进行股份制改造。

  记者:靠上市改制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是“圈钱”,因此不足取。

  杨帆:为什么要以出售国有股份的形式,由股民来承担政府投资的费用?这也是目前情况下“不得已求其次”。反过来说,政府也必须以各种政策支持股市长期走牛。我的建议是放弃上市公司30%的国有股不再上市,一半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在股市中直接运转,一半向股民无偿配售。这是政府放弃国有股的收入给股民的好处,同时将垄断部门的投资在股市上收回。搞的好可得到政府、股民、垄断部门改制“三赢”结果。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