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浮动及自由兑换等问题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银行行长戴相龙终于出面澄清,中国无意改变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坚实基础,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没有时间表,但未来几年将会为此创造条件。这显示出中国仍将奉行一贯的渐进式改革,让人民币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走向市场化。有关问题初步探讨如下:
(一)目前的有管理汇率浮动制度本有足够的灵活性,可反映外汇市场变化而又受到控制,能恰当处理稳定与市场化的关系。现时具体操作上限得过死,要作出一些技术性调整如扩大波幅等使汇率能更贴切反映市况。
(二)人民币现时有升值压力,有利在市场化过程中维持对币值的信心。相反,在贬值压力的情况下搞市场化易引致恐慌。去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已回到流动帐及资本帐双盈余的局面,金融风暴只造成在九八年短暂的资本帐轻度由盈转亏。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又增加了三十九亿美元,反映国际收支仍有盈余及人民币仍处强势。这强势也可从金融系统的外汇供求状况看到。上半年外汇存款增加一百零五亿美元,其中个人的占八十一亿。相反,外汇贷款出现萎缩,余额下降廿一亿。六月底外汇贷款对存款比率为六成一,远低于人民币同一比率的八成四。这些情况均显示了外汇款项供过于求的格局。
(三)兑换限制将逐步放宽。自由兑换是市场化的最终目标。中国在九六年底实行了人民币的经常性自由兑换。由于之前已逐步满足有关要求,再加上有效调控,故事后汇率仍保持稳定。对资本项自由兑换料将采用同样策略,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目前资本项流动的主要受限制项目有中国资金到海外投资和外资买卖人民币证券等。前者随实施“走出去”的政策已逐步放宽,让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但仍未有计划开放海外证券投资。后者随“入世”后对外资开放证券市场也将逐步放宽,在技术上更有多种选择,如按不同的证券类制订放宽形式,设立特定时段的兑换限额,或参考印度、台湾等的投资认定制度等。
在金融风暴后中国对自由兑换采取更审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准备工作牵涉广泛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硬定时间表亦不实际。今后的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如计划中的三年内实行利率市场化正切合需要。配合上述引资及其他开放政策逐步增加兑换自由度。如此则随着经济整体开放,外汇管理体制也逐步完成自身的开放。赵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