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要闻公告 > 证券要闻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许小年对即将开设的二板市场发表评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8月09日 15:0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我们需要各种声音热切的期待夹杂着不少担忧,这是那些正排队等候在二板市场门前和正在观望的企业共有的心态。对企业而言,二板市场今年底开还是明年初开,这个时间表已经不再是他们关心的话题了。

  创业版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条例已几易其稿,在7月的修改稿中,上市的条件已经拟定得相当宽松了。这个也不是他们现在最关心的焦点。他们最关心二板市场的前景。

  一直以来,触及二板的话题敏感而慎重,我们也是以审慎的态度,从企业的立场上出发,摆出我们能接触到的观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总经理许小年先生。

  获利者是风险基金

  记者:二板市场的设立会为投资银行和券商带来新的利润和新的业务,你认为这是不是二板市场的主要意义之一?

  许小年:二板市场的主要意义不是为投资银行或券商增加一个业务范围,而是使得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备。主板市场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不适合中小企业上市,这些企业的直接融资受到限制。二板市场降低了上市的门槛,使得中小型企业、高风险企业有一个融资的渠道。

  真正地讲,二板市场的最大获利者既不是中小企业、不是投资银行,也不是券商,而是风险基金。整个风险基金的设计与运做没有二板市场是不可能进行的。因为风险基金并不是以进入一个行业、占有市场份额为目标的,它追求的是最大的回报。如果它投资在一个科技企业上,而这个企业的获利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这个风险基金需要的资金量就会非常庞大。风险基金同一时间进入的项目又非常之多,这就不能实现基金的滚动式发展,需要尽快套现,用套现来的钱进行下一轮投资。

  风险基金,特别是民营的风险基金,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是不仅能为大型企业融资,也能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如果没有二板市场,风险基金的发展就会非常困难;而没有风险基金的话,中小企业的融资就非常困难。

  实际上,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风险基金,不是二板市场。高科技企业上市时,它只卖10%、20%,很少的一部分,这就说明二板市场从融资的角度讲,对它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它对融资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基本上是风险创业者自己控制的企业。

  但二板市场对风险基金来讲,却是生死攸关的退出渠道,没有这样一个退出渠道,整个风险基金的操作没办法进行下去。

  降低门槛不能降低要求

  记者:我注意到你在一些文章或访谈里提出这样的观点,即对二板市场持有保留意见,你是否认为它设立的时机不太合适?

  许小年:我的意思并不是时机上不合适,而是我们的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到。

  记者:你具体指的是什么?

  许小年:是我们在认识上对二板所起的作用。我们设想的二板市场中的企业将来会是怎样,在这一方面有很非常多的模糊认识。比如,没有二板市场就没有高科技企业,这就是一个误解。我宁可说,没有风险基金就没有高科技企业,二板市场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并非那样重要。

  记者:你是否表明这样的意思,目前还没有太大的必要建立二板市场?

  许小年:需要建立。无论把二板市场当作一次性退出的渠道还是把二板市场当做可持续融资的工具来看,这里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了维护二板市场的信誉,一定要严格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我个人认为,非常宽松的上市条件会把二板市场弄得很糟糕。

  我想提出的概念是,降低上市门槛,并不意味着放松上市的要求。比如说,资本金1亿以下的不能上市,现在降到5000万了,可以。但上市的要求不能降低,对它的盈利要求、信息披露程度、管理状况的要求不能降低。降低上市要求的结果是,上市公司不能使投资人得到稳定持续地回报,投资人很快就失去对二板市场的兴趣,交易量迅速地下降,结果就失去了投资者的支持。没有了投资者的支持,这个市场很快地就会从清淡变成萎缩,从萎缩变成消亡。

  大家提到二板市场就说到NASDAQ,实际上,NASDAQ根本不承认自己是二板市场,它的上市要求和纽约交易所的要求相比并不低。NASDAQ上产生了像微软那样的企业并不奇怪,而我们的二板市场,上市的时候条件就那么低,还会产生怎样的企业?

  二板市场的生命不在于条件的宽松,在于有微软那样的公司,使二板市场有活力。相反的做法有可能造成二板提前退出中国的资本市场。

  不澄清认识,二板不乐观

  记者:有说法称,主管机构前一段曾表示有意将二板放在深圳,主板放在上海,这会不会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

  许小年:二板市场放哪都没有关系,这是技术问题。至于对深圳经济的影响,未必,这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深圳的经济无非是靠交易量支持,只要有交易量深圳就有税收,深圳的经济就有发展。NASDAQ在刚建立起来的时候,纽约证交所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但现在NASDAQ的交易量超过纽约证交所的交易量。如果深圳政府和当地的券商对二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它有一个长远的想法,把它办成真正的中国的NASDAQ,二板的交易量超过主板的交易量不是没有可能的。

  记者:在我们的环境中,能办出来这样的市场吗?

  许小年:看怎样操作。首先,要把资本市场最基本的道理搞清。如果深圳能够搞出一个NASDAQ来,还可以把风险基金、高科技企业带起来,从长远来讲,是很大的推动力量,损失是暂时的。关键在怎样规范地长远地做这个市场。

  记者:据说,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企业在排队。有人预测,两年内会有500家企业在二板上市,这个数字可以达到吗?

  许小年:会很快。我不担心它的数量,担心的是它的质量。

  记者:中国会有这样多的优质公司吗?

  许小年:有,现在看到的不多。如果政策对头,会有很多涌现出来。为何中国的好企业不愿意上二板,而愿意上NASDAQ?筑巢引凤,这个巢筑的怎样?关键在于怎样做这个二板。

  记者:你的建议呢?

  许小年:千万不要放松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千万不要放松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做二板市场的时候注意培育风险基金。因为风险基金是企业与二板市场间天然的联系。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决定资本市场水平的最关键因素。一定要意识到,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二板市场是做何用的?第二,为了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繁荣的二板市场,关键的一环在哪?我认为,在上市公司的质量。这个市场的最大风险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很糟糕,然后交易量不断地萎缩,这个市场很快地关门,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按照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来做二板市场,我本人不乐观,很可能企业上市之后,第二次融资融不到。所以,一定要把一次性融资和可持续融资分开,我们要的是可持续融资,而不是一次性圈钱。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我相信可以上,做IPO(首次发行),但能不能实现可持续融资,不敢说。

  记者:如果这样,又何必花那样大的成本来建立二板呢?

  许小年:二板市场确实有它的经济功能,但我们需要一个有着良好基础的二板市场。前提条件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要清醒。在这些模糊认识没有澄清之前,我个人认为,宁可不开。

  前提条件没有解决

  记者:这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风险基金的前提下,二板市场会怎样?

  许小年:政府做风险基金是没有希望的。政府在四中全会已经表态,退出竞争性行业。像这种高科技企业恰恰是风险非常高,高度竞争的行业,不适于政府进入。我非常不理解政府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做法。做好风险投资,一定要开放民间渠道,允许民营的风险投资基金。要有一个好的法律构架、监管准则,让民营的风险基金在构架下规范操作。没有美国加州众多活跃的民营风险基金,就没有一个很活跃的NASDAQ。那些风险基金不断地把他们筛选出来的优秀企业送到NASDAQ上,所以,NASDAQ才成功。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有一系列配套的东西在支持它。认为只要二板市场建立起来,高科技企业就必然成功的看法,过于简单化了。

  政府推动二板市场的发展,要做的是开发市场,建立一个好的法律环境,构造一个好的监管框架。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观点:二板市场发展西部经济 (2000/08/07 10:54)
刘鸿儒:二板市场建设宁肯慢务求好 (2000/08/07 07:44)
港报称二板市场将不对外资或外资企业开放 (2000/08/06 12:02)
设立二板市场带来的两大机遇 (2000/08/06 09:29)
二板市场--何时能够立起来? (2000/08/05 14:37)
七类企业暂不准到二板市场上市 (2000/08/03 10:49)
投资技巧:何谓二板市场? (2000/07/19 09:00)
二板市场的创新与变革 (2000/07/17 17:36)
有关人士:管理层正研究二板市场推出的有关细节 (2000/07/17 11:25)
二板市场分拆上市对沪深两市的影响 (2000/06/20 08:49)
内地首次向香港二板市场选送民企 (2000/06/16 10:24)
梁定邦:推出二板市场应是水到渠成 (2000/06/09 08:41)
焦点透视:二板市场门槛该有多高? (2000/06/01 11:19)
二板市场:拉动券商投资银行业务 (2000/05/29 08:06)
二板市场年内试点 深交所先行一步 (2000/05/28 09:51)
中国二板市场--“第二交易系统”年内出台 (2000/05/26 10:16)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主编信箱
电话:010-62630930--3380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