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观点分析 > 宏观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为何出现新的转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8月06日 10:07 中新社

  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出现止跌和平稳回升的好势头。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只有6.1%,可谓跌到谷底。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回升至8%左右。许多迹象表明,这种平稳回升势头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将持续下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卓元今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分析中国经济为何会出现新的转机。文章如下:

  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回暖

  90年代末,中国已初步形成买方市场格局,经济的增长主要受需求约束。社会需求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组成。今年上半年,上述三大需求都出现回暖趋势,从而拉动经济增速回升。

  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比上年增长5.2%,成为去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重要因素。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升。1~5月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集体和个人投资)增长9.5%,其中技改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特别是住宅建设投资增速喜人。住宅建设投资增速已达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强,达到联合国对70多个国家统计的平均值。住宅业是相关性比较强的产业。据统计,每投放100元的住房建设资金可以创造相关产业200元左右的产品需求。可见,住宅建设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一批产业快速发展。

  消费需求转旺,市场销售增幅提高。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达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这种高速增长意义重大,对支持今后中国经济回升具有深远影响。有人认为,中国至今仍存在消费疲软现象。这种说法不切实际。12%的消费(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代表)增速,应当说是势头强劲。现在看来,从1999年开始的消费的这种两位数增长势头下半年还将持续下去,从而支持中国经济平稳回升。

  同时,出口增速也很高。1~5月,中国出口总额达9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进出口相抵,顺差1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34亿美元。上半年出口大幅度增长与去年同期基数低有关,预计下半年增速将减缓。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看好,世界银行已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高至3.5%,给中国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环境,使中国今年出口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回升的重要因素。

  政策效应增强经济亮点闪耀

  在观察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时,有两点值得专门一提。

  首先是政府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增强,这是促使中国经济好转的重要因素。1998年起,政府实施有一定力度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1998、1999年和今年连续3年每年增发上千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以及连续降低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遏制经济增速下滑,使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并于今年开始回升。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遏制经济增速下滑(1999年9月投资还出现负增长),就不可能出现今年以来经济回暖的好形势。随着政府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发挥,将使中国经济平稳回升有可能在7.5%~8.5%的增长区间稳定三五年。

  其次是近年来中国出现一些经济亮点,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些经济亮点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如苏南、浙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这些地方市场经济机制比较灵活,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国有经济发展也较顺利,失业、职工下岗问题不突出。在政府扩张性宏观政策带动下,这些地区经济率先活跃起来,经济增长一般达到两位数。人们都还记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经济上新台阶,差不多都是上述地区首先出现亮点,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头羊。这次经济止跌平稳回升看来也不例外。

  难题不能忽视

  中国经济刚开始出现拐点性变化,尚有一些难题不容忽视,需着力解决。最重要的是下列几个问题:

  最大的难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纯农业地区有的农民甚至收入下降。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要靠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通过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等。看来,国家财政要拿出更多的钱帮助农民,如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等。

  比较突出的难题是城镇失业问题。中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仍有相当数量,加上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城市贫困问题有加重趋势。解决失业问题,降低失业率,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开拓就业门路。中国经济平稳回升,有望逐步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再就是解决中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不到位,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影响中国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并同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搞活,着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代公司制改革。只有过了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确立,中国经济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百位专家“圈点”中国经济 (2000/08/05 15:04)
《财富》:中国经济进入长期繁荣时代 (2000/08/04 11:26)
吴仪:中国经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2000/07/29 08:57)
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6% (2000/07/26 08:52)
卡斯特报告:中国经济拐点的出现已经确认 (2000/07/25 10:34)
外企已成为中国经济生力军之一 (2000/07/23 13:17)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现有的良好态势 (2000/07/19 09:43)
观点:中国经济回落结束 回升态势欠稳 (2000/07/16 10:52)
朱总理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转机 (2000/07/12 16:50)
朱总理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重要转机 (2000/07/06 08:41)
 新浪推荐
八一建军节专辑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无缘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主编信箱
电话:010-62630930--3380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