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打造基因产业“药谷”

2000年08月04日 11:02  158海融证券网 

  基因"热风劲吹之时,作为我国最大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华北制药也"裹进"了这股热潮中,一时颇受市场关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制药企业,走向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之路,华药如何实现这一产业转型?中国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室研究虽然正接近国际前沿,但在产业化方面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华药能否探索出一条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走进以开发基因药物为核心的"后基因组"时代,一场席卷全球的"基因战"第二个回合帷幕已经拉开,在这一激烈竞争中华药何时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带着一系列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我们日前到华北制药进行了调查采访。

  改造传统产业

  华北制药1999年报显示,公司每股盈利为上市后历年最低,主要原因,抗生素产品因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持续下降到历史最低点。有着"医药工业巨子"之称的华药不得不正视这一残酷现实,尽管抗生素本身也是传统生物技术,半个多世纪来一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其已步入利润日趋稀薄的时代,仅靠原有抗生素的技术与生产规模,已无法支撑华药快速发展的需要。华药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必须抢占现代生物技术制高点。

  事实上,华药集团从1984年起就已意识到,国际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中国制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公司应充分利用几十年来在传统生物技术领域中积累的技术优势,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否则将贻误战机。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成为华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

  为此,华药在原有新药开发中心的实验室基础上,投资改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细胞室、生测室、基因工程室、微生物室、纯化室等6个实验室,其中关键仪器、设备均为进口。同时,改建了两个生物技术产品中试车间和两个中试研究系统,可分别用于各种基因工程细胞和基因工程菌所表达产品的中试生产和中试研究开发。目前新药开发中心已形成从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发酵培养工艺、蛋白产物的复性工艺、纯化工艺、制剂工艺到产物分析等一整套研究开发体系。

  过去华药生产抗生素产品,主要用天然微生物发酵而成,现在,公司正着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致病菌和产药菌,改造天然微生物和传统工艺。华药首先立足自身有着很好基础的微生物、天然产物等领域,进行基因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这使公司的开发速度极大加快,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功能。

  高起点开发新产品

  在华北制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框架中,开发新产业,也就是开发新型基因工程药品,是公司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金坦工程的诞生,则是华药实现高起点介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标志和基石。

  金坦工程的崛起,同样来自于严酷的现实: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的生产装备与技术都比较落后,"下游技术"的落后影响了"上游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与产品开发,导致我国生物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要比西方国家落后10年左右。面对我国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里比较落后的局面,作为国内制药行业的龙头,华药开始了追赶生物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征程。

  但是,华药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状是,企业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沿用原来靠自身的技术与资金积累已不行。怎么办?必须在思路上有大的突破,按照华药董事长吕渭川的话讲,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才能做好现代生物技术这篇大文章。由此,华药不惜投资3亿多元,高起点地引进世界相关的一流技术与设备,组建了国际国内首家模块式钢结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棗椊鹛股锕こ獭=鹛构こ叹哂懈咚健⒋笕萘亢投喙δ艿忍氐悖谋淞斯诓簧偻猩锛际醯纳咧皇鞘笛槭业募虻シ糯蟮木置妫沟没┏晌谖ㄒ挥涤谢蚬こ叹突蚬こ滔赴教资澜缦冉降纳叩闹埔┢笠怠U馐抢沸缘目缭剑?953年投资建厂的华药,开始实现从传统生物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的转变,实现了其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目前,金坦生物工程除了生产华北吉姆欣(rhGM-CSF)、吉赛欣(rhG-CSF)、济脉欣(rhEPO)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四个基因工程药品外,还承接了数个一类新药的开发。金坦工程的正逐渐成为华药开发新的基因工程药品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这将为华药日后不断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实现高起点的生物技术研究与生物工程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吕渭川表示,在两至三年内,华药就会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向市场。

  配置国内外资源

  在华药,吕渭川的资源理论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吕渭川认为,上到国家政策、科研信息,下到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及可以利用和的机遇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有多大,企业就会有多大的活力,资源利用的好,就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作为大型制药企业,华药与科研机构相比,无疑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但公司却有着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在科研与生产、市场结合能力上,大大优于科研院所。因此,华药奉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体,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992年组建的华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是首批"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具有较高的装备水平和较强的研发能力。依托新药中心,华药与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开展了密切合作,通过致力引进协作攻关、组织联合开发机构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种资源到企业中来,使华药极大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

  华药与北医大合作组建了生物技术中心,从事生物技术和心血管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先后发现了两个高血压相关基因,并被国际基因库收录并向全世界发表,还申报了7项专利。华药又与华东理工大学和中科院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华药还与国外公司和科学家共同创建新药物筛选中心,与美日等著名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合作开发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等。这些年来,华药先后与国内外39个大专院校、研究所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研开发联合体。而在这一过程中,华药与集团以股权投资等为纽带,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颇受全世界瞩目的美国思科的成功之道,不能不归功于大举收购使公司拥有了保持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因为收购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思科公司自身的研发。与思科有所类似,华药借助与国内外的广泛联合和合作,也拥有了自己大量而专业的虚拟研发队伍,这些资源的整合与互补,对华药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华药将大大加强基因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从而拥有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资本运作大有可为

  吕渭川曾担任国家"863"责任专家,虽然以技术起家,但吕渭川强烈意识并感受到资本运作的独特魅力,他一直主张,"全球资本市场,都可以形成为我所用的资源"。这也是华药"资源论"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确实,华药正是通过资本运作,在利用资本资源上做足了文章,也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华药上市后,先后募集融资了10.5亿元。同时,集团以资金与技术优势与德、日、美等国合资合作组建了16家子公司,累计引进外资7000万美元,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机制;集团又先后兼并收购和租赁了12家企业,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

  在这一过程中,集团不断将其中的优质资源和资产通过配股等形式,注入进华药。由此,华药成功走出通过资本运作完善自身发展的模式,并探索出一条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资源创新为手段,以自身优势为依托的产业化道路。在谈到未来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时,吕渭川认为,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投入和高风险的投资,华药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围绕生物技术产品的超前研究-产品开发试制-形成生产能力-生产工艺改进等四个阶段,进行生物技术产业拓展。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之前,华药坚持每年以销售额的3%至4%比例用于开发,以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开发出一批新项目,并有意通过子公司实现在二板市场上市,来筹得资金,滚动开发新的生物技术项目。

  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推动力,华药有望成为孵化现代生物技术新项目的基地,从而促进公司在高起点、高水平上拓展基因工程产业。华药的发展目标是,一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临床基本用药,以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司将针对目前的疑难病症,加快开发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基因工程产品。华药能否成为中国基因产业的"药谷",值得期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