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8月01日 13:05 中国经济时报
主持人:记者刘元煌实习生杨惠萍 特邀嘉宾:中国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阚凯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张昕竹 背景材料: 7月14日,中国电信宣布将全面调整现有的资费标准,调整范围包括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和郊区直通电话。在方案中,市话计时单位将缩短为1分钟,收费标准将由原来的每三分钟0.18元调整为每分钟0.10-0.12元。郊直话费将由原来的每分钟0.40元降为每分钟0.20元。此外,中国电信还计划统一长话收费标准,价位可能会定在0.60元/分钟或0.70元/分钟。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对国内长途话费以及专线和中继线租费也作出了下调50%的计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电信部门此次吹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内长话及国内长话的调价打算,在媒体公布后受到公众舆论的极大欢迎。但是,与之同时公布的有关市话资费调整的计划却受到一致的质疑和反对。用户认为电信部门的此举属于明降暗升,必将加重广大用户的经济负担,损害用户权益。而中国电信解释说,根据统计,目前通话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用户占60%,不超过2分钟的占30%,而通话时间超过2分钟的只占10%。虽然单位时间收费上涨了,但从总体上看,用户的负担并没有增加。公众及有关人士对于此项调查的科学性、公正性也表示怀疑。 有观点认为,与国际市场电信资费相比,我国电信资费不但不应上调,还应大幅地降。我国电信业目前只有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大公司进行所谓竞争,固定电话基本上仍是中国电信独家经营一统天下。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行业至少应当有三家公司经营才称得上形成竞争。我国电信市场居世界第四,电信网为世界第二。垄断地位形成垄断高价,垄断高价带来丰厚回报。我国电信至今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成本核算表,且成本由电信一家说了算,并不科学。 此外,尽管我国的电信资费成本与美国相差不大,但目前我国上网资费却比美国高出12.88倍;美国无固定电话初装费,我国初装费最高时达5000元,现在仍收1000元;美国打至中国的长话每分钟折合人民币约2.8元,但从中国打至美国每分钟达15元,相差6倍;美国市话和长话计费分别以秒和分钟为单位,而根据此次电信调整收费方案,虽然市话改为分钟计算,却变相大幅提高了每分钟市话费用。目前中国电话用户达1.1亿户,每户每天就算打一次电话,一次按多收0.10元计,每天中国电信多收用户费用1100万元,一年可达401.5亿元! 电信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电信服务的普及,抬高了社会成本。面对“入世”压力,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电信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下的体制与机制存在的差距。资费改革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确立合理的价格机制,才能确保我们的电信价格具有竞争力。如果电信资费整体水平不降至低于国际水平,那么这已经不是电信资费改革是否符合国际电信市场价格发展趋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提高中国电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惠萍 竞争带来的长话下调及市话上升,在世界范围内无一例外;而取消交叉补贴意味着打破垄断,最终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中国电信的资费调整方案“投石问路”,但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电信叫苦,媒体、消费者并不买账,看来电信资费首先调整心态。 长话下降市话上升,世界趋势? 主持人:前不久,中国电信提出了一个调整电信资费的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长话幅度高达50%的下调和市话调整为按分钟计费,对于后者,消费者普遍视为变相涨价,从媒体到公众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如何看这个资费的调整方案? 阚凯力:这次的话费调整不是单纯的涨和落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调整,基本上可以说是降多涨少。至于什么算是合理?我认为要从多方面来看,资费原则一是看成本,二是看供求关系,三是看价格与价值是否相一致,但最根本的还是成本原则。 从世界范围内看,电信引入竞争机制后,无一例外是长途话费下降而市话上升。 我国现在的资费结构,长途电话严重偏高,而市话则偏低。我国市话的价格水平是全世界最低的,美国的包月制是一个月20美元,而中国北京平均一门电话一个月的话费才50元左右。但电信又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本不会与国外相差很大,光缆、交换机是一样的,中国电信的周总经理说市话亏损,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这些年市话成本上升,主要的投资不在交换机而在用户线上,体现在工程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包括劳动力成本上涨,这些共占到市话成本的1/2至2/3。 另一方面,是长话成本的大幅下降。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与市话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根光缆有几十根光纤,而一根光纤就可以传输几十万根电话。据1998年国际电联的统计,跨大西洋的光缆,其一分钟的传输成本仅为0.01美分,几乎是微乎其微。 张昕竹:我认为中国电信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解释清楚。不清楚的地方在于:电信的定价非常复杂——投资最大的一块是固定成本,更精确地说是公用成本。这部分成本很难具体地分摊到每一分钟或每一秒钟的通话中去。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由于存在着公用成本,很难达到最优配置,只能达到次优配置,难题也就由此产生。 之所以认为资费调整有一定道理,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总体的趋势是资费下调。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资费的总体调低主要是使用费的逐渐下降——包括国内和国际长话,也包括移动电话。 使用费的下降,迫使电信部门必须调整资费结构。因为从电信成本结构上看,使用成本即边际成本是非常小的,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固定成本即不变成本。传统上回收成本是通过使用费上即在边际上回收,所以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打国际国内长话需支付非常高的成本。而相对来讲,市话的费用低。或者说,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用长话费或者国际话费贴补市话费,回收成本。这种定价方式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它会扭曲价格结构,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定价方式呢?因为从传统来讲,我们定价的原则是次优原则,也就是说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边际定价不可能。如果非要这么做,按照边际成本来定价,国际长话的成本是非常便宜的,一分钟只有几厘钱,等于是免费的,那我们来设想一下,那只能通过唯一的方式来建立电信部门,就是由国家来投资,这种方式会有很多弊端,可能还不如有交叉补贴。 交叉补贴,消费者能得到实惠吗? 主持人:交叉补贴的存在,虽说一些消费者会得到一些实惠,比如我不打长话,只打市话。但对于另一部分打了长话的人来说则不公平了。我想作为中国的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但一定要公平,要透明。 阚凯力:取消交叉补贴,我认为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取消交叉补贴的根本意义在于要打破垄断。 中国电信这种交叉补贴的做法,实际上带有垄断经营的味道。本世纪初美国曾经有过6000多家电话公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利用自己的长话优势,大幅压低市话的价格而抬升长话价格,使市话低于成本,以长话补市话,最终形成自己的垄断局面。直到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将之解体为多个地方性公司。 现在中国电信如果继续以长话补市话,那么是否在走美国AT&T的道路呢?从长远来看,竞争才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交叉补贴只能导致垄断。我们现在的关键是引入竞争者,打破垄断。取消了交叉补贴,长远看是在维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对于市话来说,现在的问题是成本就这么多。 说到补贴,以前无论住房还是粮食副食品国家都曾经有过补贴政策,放开市场后,短时期内出现了价格上升的情况,但最终还是稳中有降,而且供应极大丰富,消费者最终获得了实惠。我认为电信取消交叉补贴最终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张昕竹:正统的观点认为,交叉补贴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于像中国这种公共资金成本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交叉补贴实际上可能是有效率的。而为什么现在传统的观点受到了挑战,许多国家都在搞电信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固定电话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使得这个行业越来越有可能变成一个竞争的行业,也就是说竞争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而增加的收益可能大于维持垄断所能带来的收益。正因为如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电信都开始引入竞争,引入规制改革。 阚凯力:我国市话的垄断是亏损的垄断。目前从固定电话方面引入竞争的手段还不是很多。但对于固定网的危胁很大程度上是将来的移动电话,随着无线网的发展,将来很可能超过有线网,全球预计在2010年左右移动用户将超过固定用户,而中国则有可能提前到来。现在的关键还是打破垄断,将来三网合一,以及其他先进手段出现,市话将面临消亡的命运。 1分钟内的通话占60%? 主持人:这次中国电信改分钟计费的支持理由遭到了大家普遍的质疑。中国电信方面称,经统计通话时间在1分以内的占60%,通话时间在2分以内的情况占30%。对此,不少媒体刊登文章进行反驳,并指出这个统计在其透明性和专业性方面的不足。 阚凯力:我认为中国电信的统计还是基本上正确的,虽然大家对此数据持怀疑态度,但从全世界范围看也是如此。这里可能有消费者消费心态的原因,比如通话时间长的电话会记忆犹新,而通话时间较短的可能记不住。还有寻呼方面的因素,我国的寻呼业非常发达,现在寻呼次数可能占全部通话次数的20%左右。另外,固定电话打移动电话可能也以短时间的通讯为主。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贝尔实验室对美国通话情况进行过统计,平均时间是2分钟左右,因此确定以3分钟为一次计费单位。但当时还没有寻呼和移动电话。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平均通话时间应低于2分钟。 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主持人:大概是从去年开始,对于中国电信有很多批评,不少经济学家参与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我们还想顺便提一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信资费进行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张昕竹:我认为一种是企业有预算约束,要回收成本,但是必须有效率。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电信的使用费是在下降,当然成本也在下降。但是有一个问题,如何在使用费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还能回收成本呢?结果必然是有升有降。升什么,降什么,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电信部门为什么解释说打电话在一分钟之内的比率高达60%,而我也认为这是可信的。因为从经济学角度讲,有一个重要的拉姆士定价原则,就是指在有固定性成本很大的行业,边际定价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在满足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寻求最优的定价——定价与需求弹性成反比。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效率原则。 那么什么服务的弹性大,什么服务的弹性小呢?经济学的实证经验表明,在电信行业,接入服务包括入网费、月租费的弹性相对很小,而使用费用包括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使用费甚至市话的弹性较大。所以在资费调整中,长途电话的费用应该调低,而接入费应该提高,这是从效率原则得出的结论。这很好理解,弹性小、价格高的话费并不影响使用。也就是说对价格不造成扭曲,但是可能不满足公平原则。例如有很多服务,有可能低收入者反而要负担很高的费用。 主持人:可否理解为电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定价原则不同于其他行业,例如传统制造企业的定价原则一般都是根据边际成本,因为固定成本在整个成本中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边际成本是符合公平原则的,或者说在传统行业,效益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矛盾不那么激烈。 张昕竹:是的。我始终坚持电信是一个特殊行业,当然也有人反对我的观点。无论如何电信行业的特殊性不可否认,如果像一般行业那样按边际成本定价,国际长话资费非常低,大家都可以敞开打,请您想象一下那将是怎样一种状态? 主持人:有可能就没有人从事电信服务了,竞争将完全成为不可能。本来边际定价的目标是要引入竞争机制,结果反而消灭了竞争。 张昕竹:你的直觉很对,结果可能是只有政府来做,因为只要是企业行为都必须考虑赢利。当然电信行业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下降的速度非常快,这在客观上说明这一行业由竞争所带来的收益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向普通的行业靠拢,但至少目前还不是一个普通行业。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将资费问题简单归结为两部分定价,一部分是使用费,一部分是固定费用。通过增加固定费,减少使用费的形式能够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什么我认为通过使用费来回收成本,对价格造成的扭曲比较大?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用使用费来回收,价格扭曲将影响到所有的消费者,即打电话的每一分钟都有扭曲。而用固定费用来回收,价格扭曲的影响将只会表现为消费门槛的抬高。每个人都会受到财富的约束,中低收入者为享受此项服务将付出较高代价。两害权其轻,我认为当然应该取后者。 “热装冷用”再思考 主持人:这次电信资费的调整计划,是鼓励人们多打,还是少打?有人说中国电信的网络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容量居世界前例,但使用率却很低。从规模效益的角度,应该是使用越多越合算。 阚凯力:先从被媒体和广大消费者忽略的专线和中继线的资费大幅度下调说起。这些与因特网的经营商、寻呼台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有多种增值业务,还有很多单位使用专线、中继线。以前我们说因特网的资费高主要是指因特网运营商到中国电信那里租用专线的费用高,运营商的收入大部分被电信拿走了。现在这部分费用大幅度下调,也是技术进步与竞争加剧等原因带来的。虽然目前光缆的干线网大部分都在中国电信手里,但联通公司和网通以及广电网等都对中国电信形成很大潜在的冲击。对于竞争激烈的增值业务经营者来说,将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最终呢,还是消费者将得到实惠。 主持人:还有,以美国市话包月价格为20美元为例,中国目前的标准与之相比是偏低的。可是,仅以收费的绝对值作比较是不妥当的,谁都清楚20美元在美国人均月收入中占什么比重,同样的费用在中国人均月收入中占据什么份量。 张昕竹:办法当然是有的。比如说根据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不同层级的服务。在美国,一旦你申请安装固定电话,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电话公司向你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服务组合供你选择,比方说有高月租费加低标准的单位通话费,或者低月租费加高标准的单位通话费等等,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用。低门槛本身就考虑了公平原则。我想,目前公众之所以普遍抱怨,其实是因为消费能力和服务层级之间存在错位,不管你收入水平是高是低,不管你通话需求如何,“一刀切”的满意度肯定也低。借鉴国外的做法,是有助于缓和矛盾的。 资费调整空间为何有限? 主持人:还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批评意见,认为电信部门本身运营成本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电信部门应从内部管理上下工夫,不能把这种高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张昕竹: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规制方式有缺陷。用一个专业术语来描述,我国目前的规制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实报实销”的成本补偿原则,不管你有多少项支出,我都可以给你打入成本。盖了职工住宅,也可以算进成本中去。这样的结果,肯定是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很差,不去主动控制成本。旧体制下,企业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现在还有很多行业领域内依然如此。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把眼光盯在引入竞争、资费改革,但很少有人关注电信资费调整为什么空间非常有限。电信部门老是说成本居高不下,我相信这是真话,因为现在给定了电信部门这样一种成本补偿原则,成本必然低不下来——激励机制如此,我企业能花的钱干吗不花?反正能报销,能摊进成本。所以,改革资费,一定还要改善激励机制,也就是要提供它提高效率的激励。 这是中国电信在经营方面的一个大问题,以前垄断经营的情况下,不仅长途和市话不分彼此,而且连移动电话都在一锅里吃饭。成本根本没有进行过单独的核算。 中国电信经营多种业务,而且是混合分散经营。它的每一种业务不但在一个省内,甚至是地市一级就把所有的业务混在一起了。真正把各种不同的专业成本算清楚,除非进行进一步的分割,把长途与市话分开。 主持人:我想价格的调整也好,结构性调整也罢,主要还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即你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在使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利润,还是以企业为中心,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电信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阚凯力:中国电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经营的观念必须彻底打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也非一日之功。消费者也要更新观念,像打破铁饭碗那样,从观念上进行调整,接受电信价格的调整,像接受取消住房与副食的补贴一样。我完全同意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消费者也应是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不能总是躺在计划经济中吃补贴。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