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石化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石化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周边地区,都将这块大市场视为他们的目标市场之一。那么,我们的石化工业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环境?石化产品市场有哪些特点?未来的石化工业将如何发展?本文拟就这3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竞争的生存环境
自1983年以来,我国的石化工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世界石化工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1999年乙烯年生产能力为442万吨,世界排名第五。我国石化工业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经济全球化后,我国的石化工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生存环境。
1、我国石化市场成为竞争激烈的阵地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欧美石化业进行了大规模化且卓有成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如:“英国阿莫科石油、埃克森——美孚石油、三星[微博]现代化学——现代石化、三井石化与三井东压合并为三井化学等,这从而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并把亚洲作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市场。中东产油国以其丰富廉价的石油资源为依托,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建设世界级规模的石化装置,我国也将成为他们的主要市场之一。
2、周边地区对我国石化市场形成巨大压力
世界石化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由于近年产量增加迅猛,造成绝大多数石化产品过剩。预计2000年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聚乙烯生产能力仍过剩30%,化纤生产能力过剩40%,合成橡胶生产能力过剩18%。这都对中国石化市场将形成巨大压力。
3、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石化工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是90年代重要的经济事件,它给我国的石化工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了石化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对中国石化市场形成了巨大压力;第二,利用货币比价优势,借机抢占中国市场,与中国石化企业进行“短兵相接”的竞争;第三,东南亚石化产品价格节节下跌,严重冲击了我国石化产品的价格,影响了市场秩序。经过中国政府对进口走私的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价格有所回升。
4、我国高增长、低通胀的持续稳定发展局面,创造了有利于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
现状与特点
1、我国石化市场现状
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带动了石化产品需求的连续稳定增长,以乙烯为标志的石化工业,1999年乙烯消费达920万吨。1990年—1999年,乙烯需求年均增长速度达19%,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0%的1.9倍。
1999年,我国生产乙烯435万吨,合成树脂846万吨,合成纤维554万吨,合成橡胶76万吨,为国民经济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合成树脂消费约2070万吨,合成纤维消费约672万吨,合成橡胶消费约125万吨,我国的石化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几大市场之一。
2、我国石化市场的特点
纵观几年来中国石化市场的变化,有几大特点: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石化产品需求非常旺盛。
石化工业的发展是由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农业:农业消耗塑料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地膜覆盖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我国20亿亩可耕地面积中,地膜覆盖已达1.2亿亩,棚膜1000万亩以上,加上灌溉、喷滴灌、育秧和牧渔业用塑料,1999年消费农业用塑料约180万吨。预计2010年约合成树脂365万吨,年增长率6.1%。
建材行业:1999年建材工业消耗合成树脂约80万吨,主要是门窗和管材。我国政府近年加大了住宅、农田水利、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等的投资力度,以刺激需求和就业,同时,这也促进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预计,2000年后化学建材需求增长速度会更快,可达10%以上,到2010年约需合成树脂220万吨。
纺织行业:政府加大了对纺织行业的扶持,从而使近几年较为困难的合纤生产企业有所好转,合纤原料的需求将增长。
包装行业:目前用塑料约400万吨,主要用于化肥、水泥、粮食、蔬菜和饮料等的包装,同时需用大量的中空容器和包装片材。该行业对塑料的需求近几年年均增长速度达11%以上。到2010年需合成树脂10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
考虑其他产业的发展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预计2010年乙烯需求量约为1700——1800万吨。
(2)石化产品自给率低,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周边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化工业目前所生产的石化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品种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大合成材料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国内产量只能满足一半左右需求。1999年,合成树脂消费量约2070万吨,国内产量为847万吨,净进口1223万吨,自给率仅为40.9%;合成纤维自给率约76.7%,此外还进口了大量粘胶纤维和化纤面料;六类合成橡胶(丁苯、顺丁、丁基、氯丁、丁腈和丁丙)自给率约75%,这些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以五大通用树脂为例,在对我国出口的前8位排名中,只有美国是非亚洲国家;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的五大通用树脂占我国进口总量的63%。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均以我国作为石化产品第一目标市场,出口到我国的树脂分别占其出口总量的50%、60%和78%。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沙特对我国的出口量也增加很快。在贸易形式上,一些非正常进口已经扰乱了我国石化产品市场秩序,冲击了石化工业。据统计,近年来化工、化纤进口产品中,来(进)料加工进口占80%左右,而加工成制成品后,其中有75%左右留在了国内市场。我国政府已依法采取断然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与国外石化产品贸易正常发展,使我国境内企业的产品能与进口产品平等竞争。
(3)我国未来的石化产品市场将由低档次向高档次发展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性调整时期。就中国石化市场而言,大多数是通用产品,许多专门领域所需原料都以通用级或低档次产品代替。以聚乙烯为例,1998年总消费量为482万吨,其中专用料消费约80万吨,仅占16%,且绝大多数专用料依赖进口。如:棚膜料70%依赖进口,由新加坡和荷兰进口;交联电缆料65%依赖进口,主要是美国UCC的产品;高强度薄膜料65%依赖进口,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大中空器料75%依赖进口,主要是韩国和美国的产品,专用料市场几乎被进口产品完全占领,而这块市场将是国内企业效益的增长点。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投入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如农业用棚模将向长寿、多功能性方向发展,灌溉向喷溉和滴溉方向发展;加大城市煤气和天然气管道的普及率;提高塑料在汽车中作内装饰材料和结构材料的比例等等,都需要高档次的石化产品。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产业的要求,中国石化市场将改变其消费结构,向提高层次发展,满足石化产品的新需求。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石化工业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和“清洁燃料”,要求提高三大合成材料非废物品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技术。
2010年展望
按照“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8%,2000-2010年预计增长速度7%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中国对乙烯需求量2010年约1700万-1800万吨,比1999年需求量增长85%;与乙烯相关的下游产品五大合成树脂需求量2010年约3500万吨,比1999年需求量增长69%,合成纤维需求量2010年约800万-1000万吨,比1999年需求量增长50%(以高限计);六类合成橡胶需求量2010年约160万吨,比1999年需求量增长60%。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石化产品的总需求十分强劲,中国市场潜力很大,这是加快发展石化工业的客观要求和有利条件。我国石化工业没有退路,要振兴石化工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舒朝霞)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