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分析 > 宏观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国内电信公司海外上市前景如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26日 15:42 中国经营报

  继中国联通上市之后,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将为收购内地七省移动通信业务而进行巨额融资。中国固网有意在今年第4季度在港美上市。网通总裁田溯宁也表示网通未来两三年将到海外上市。经营IP业务的吉通早已申报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对中国几家电信公司的上市前景,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本市场部的执行总经理滕威林先生。

  记者: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成为香港市值最高的股票,中国联通发行取得成功,你们对中国固网、网通和吉通的上市前景有何预测?

  滕: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良好表现与资本市场看好电信行业有关。最近12个月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非常看好电信行业,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电信股票受到追捧。比如,去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再次融资20亿美元,超额认购数倍,中金公司和高盛担任了联席全球协调人、帐簿管理人和主承销商,发行后股价从24港币到目前的72港币涨了2倍。今年6月中国联通首次发行融资56.5亿美元,“中中外”认股权证和管理层期权全部行使后将共融资64亿美元,是有史以来除日本以外亚洲的最大IPO。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添惠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帐簿管理人和主承销商。联通发行价为15.58港币,目前股价已超过20港币,进一步表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电信行业的认可。

  记者:据报道,中国移动将向母公司收购七省移动电话网络,每个客户的收购代价是2万港币,一家证券公司预测收购金额大约在3000亿港币,这相当于中国移动二次上市,你们认为融资前景如何?有报道说,中国移动将采取股权融资、发行可转换债券和银行贷款几种融资形式,对此你们有什么建议?

  滕:目前不便于对该项目做具体评价。一般而言,在收购融资中至少要考虑下列因素:一是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二是对收购资产的价值评估;三是资本市场对可比公司的认同程度。四是技术操作细节。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人民币债券、银行贷款都是可选的方式,通过几种方式的选择来达到融资最优化。

  记者:中国联通上市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一些“中中外”投资者如法国电信也是联通的股东。中国移动二次发行和其他国内电信公司上市时是否会继续引入海外投资者?

  滕:联通上市引入了和记黄浦作为战略投资者,对上市成功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电信行业逐步开放,外国电信公司进入国内市场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内电信公司对市场的理解和运营渠道与国外电信公司的技术优势以及现代管理经验的结合会形成双赢的结局。

  记者:如何看待联通上市对中国电信业的影响?

  滕:联通以红筹股而非以H股发行,从机制上就与中国电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形成竞争的局面。中国联通作为第二家全面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电信运营商,已经确立了中国电信业新的竞争格局。

  记者:联通上市后高级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拥有股票期权,对这种激励约束机制作何评价?

  滕:随着联通股价上涨,管理层和业务骨干可以从其持有的期权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从而与股东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高层管理人员期权计划可以说是改善联通机制中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固网的上市前景?

  滕:无线通信是全球电信业的热点,有线电话也是增长非常大的业务,国内有线电话的普及率、使用度和使用品种都会扩大,通过有线网络开展数据传输、互联网业务的空间也很大,所以有线业务也会有很好的前景。无线移动与有线业务之间很难简单比较优劣。

  记者:我们看到内地电信、石油行业的大盘股相继在香港上市,一份外资证券公司今年年初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这对香港的股市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

  滕:恒生指数权重中过去以地产、金融股为主,最近3年中国电信、石油天然气、电力、公路等股票在香港上市,这使香港股市的成分发生改变,造成地产股市值比例缩小。同时传统产业也在转型,比如和黄转型经营电信,盈动等新兴公司在股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将促成香港股市结构的改变。

  记者:有人担心电信、石油等大盘股相继上市会造成争夺投资者的局面,甚至形成发行中投资者恶性压价。

  滕:如果两个概念完全相同的股票让投资者来选择,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不过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非常大,如果具备处在好的行业、大的市场份额、好的增长空间等条件,资本市场会欢迎这样的发行,流动性(即资金来源)不会成为大的限制。

  记者:前一段时间北大方正和人人网站在香港借壳上市成功,内地一些企业打算到香港上市或借壳上市,一些大企业希望将孵化的企业单独上市,您对上市的可行性怎么看?

  滕:将高技术与资本市场对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还要考虑可行性。目前等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很多,但近期能成功上市的数量可能十分有限,内地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其运作难度往往超出他们的估计,所以要有付出资金和时间代价的思想准备。海外上市的监管和信息披露都很严格,企业的相关法律结构要清晰,知识产权要有确定性,并且要拿出最好的优质资产上市,方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记者于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特别报道:协和式客机在巴黎上空坠毁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财经频道主编信箱
电话:010-62630930--3380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