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做文章 北京没有上海精

2000年07月21日 20:50  和讯 homeway 

  【《财经时报》记者齐馨北京20日报道】当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600632)已将自己多年培养的劳模王震从普通营业员“包装”成“劳模公司”的惟一个人股东时,同是上市公司的北京几大商业企业对这条半个月前的新闻却并不知情。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600861)的总经理助理赵磊听罢不无感慨地说:“在运用无形资产做文章,特别是做经济文章上,上海又领先了一步。”

  北京“委婉”上海“直接”。

  虽然北京的各大商企也“盛产”劳模,但是比起上海华联已然资本化、货币化的市场运作,北京的劳模品牌利用显得还有那么点“小儿科”。

  据北京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600723)宣传部张联红介绍,西单商场在去年为销售中老年服装的全国商业劳模林惠兰及“相机通”李棣华也设立了专柜,且销售情况不错。李棣华柜台去年4月推出,5-11月间的销售额就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50%,林惠兰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20%以上。为了保护劳模品牌,西单商场也将林惠兰、李棣华的服务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并拥有了独家使用权。

  “注册了商标以后,下一步再如何发展,还没想好。”从资本角度入手,将劳模品牌效益最大化,张称西单商场“从未想过这么深。”

  未想过“资本化”的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劳模牌”一定会继续打,但不会像上海那样“直接”。集团的有关人士表示,作为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转弯”肯定会慢一些。况且,劳模首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直接“物化”、“钱化”恐怕不好接受。最好的结果是能“委婉”运用、小心经营,在“塑造企业和劳模好的形象下适当地追求经济效益。”。

  年初,“张秉贵”牌糖果恐怕就是一个“委婉”运用劳模品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例子。它的“委婉”表现在虽然这是一个商业化的“直接”运作,但是整个事件中却并未谈钱。据说,张家得到的回报就是并非“百货大楼”职工的张师傅老伴可在“百货大楼”报销医药费。

  据了解,目前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走一条百货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在武汉、成都、广州、海口等地成立了百货大楼“分号”百货大楼卖场管理部的康石亭部长称,也陆续组织了一些劳模在各地进行“巡回表演”,但并未考虑过将其劳模品牌也“连锁经营”下去。

  不过,企业对“商品品牌+服务品牌”是“1+1)2”的法则还是明白的。据百货大楼有关人士露透,对于劳模品牌的经营运用,企业还是有想法的,并且在分步骤实施当中。比如近两年推出的“茶博士”、“子承父业”、“电脑先生”等“一团火服务景观”,之所以叫“景观”,本身就为今后这些服务品牌的再利用打下了伏笔,打算日后和旅游结合起来。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因为是商业机密,现在还不便公开。康石亭表示,目前还没有将劳模品牌“公司化”、“资本化”的打算。

  上海会充分利用资源。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赵磊认为,上海华联把王震品牌折价20万元入股成立华联王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举动,可说“相当聪明”,是一桩用低成本获高收益且名利双收的“创举”。培养了好的劳模并且将此无形资产有形化,还“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赵直言不讳:“我很羡慕。”

  赵说,在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待价而沽。上海华联的做法说明其市场意识很强。而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人)充分利用和发挥起来,也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很值得北京的同行学习。

  有业内专家认为,此番劳模资本化的“新动作”出在上海并不稀奇。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商业的前面,前两年提出商业街“错位经营”的也是上海。

  虽然上海华联的做法给了众多大型商业企业运用服务品牌资源的新思路,但是有专家提醒说,将劳模品牌资本化成立股份公司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商业企业,各企业应从自己已有的服务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一味的照学照搬并不可取。将品牌进行再投资再利用自是扩大企业影响、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一种方法,但是劳模品牌的价值及潜力各不相同,其经济“含量”是由多种因素促成。

  劳模挖潜是另类生路。

  从1996年起,在我国零售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大型商场,由于竞争激烈普遍出现了效益下滑。1999年中,在百货业53家上市公司中(不包括已经进行产业转移的),净利润增长率为-76.65%,主营收增长率为-6.25%,其中亏损公司数为7个。

  大型商场重复建设,顾客严重分流是百货业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北京建成和在建的大型百货商场已达180家,在上海已有10条颇具规模的商业街,已建和在建的大型百货商场达到了150家。而在法国巴黎和美国的纽约,大型百货公司的数量没有超过20家,就是拥有1200万人口的日本东京,其大型百货公司的数量也只有50家左右。

  在大型百货业已度过了快速成长和极度繁荣期,正处在低谷当中时,众多百货业上市公司采取了“综合经营”、“发展副业”的方式到外面“找钱”。比如北京城乡(600861)控股系统集成公司、参建柳州有线网,西单商场(600723)收购电脑公司等,此类上市商业公司的公告总是层出不穷,总是寄托于“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这种投向百货业并不精通的行业且动辄投入数千万的资本,尽管可能最终会取得相当的收益,但却是一项成本大风险也大的投资。

  相比之下,上海华联将劳模品牌的无形资产入股,把其社会能量和经济能量最大化地利用,并且在已经实践的半年中取得了近百万元的利润。难怪有业内人士称,当商业本身正在往死胡同里走时,上海华联的此番服务品牌资本化算得上是一条颇具启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将增加限制 运费自付
  • 体育霍华德15+17书豪首发 火箭季前赛4连胜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副教授:北京马拉松选手随地撒尿的苦衷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